作者在第54页提到教育的宗教性,并坚持,发展的本能来自于自身:发现是由我们自己完成的,训练是自我训练,收获是我们自身首创精神的成果。教师有着双重作用,他以自己的人格和个性,使学生产生共鸣而激发出热情;同时创造出具有更广泛的知识、更坚定的目标的环境。并进一步阐述,对价值的认可会给生命增添难以置信的力量;没有它,生活将回复到较低层次的被动状态中。
这对我们来说,有三点启示:
第一,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每个孩子都有天生的好奇心,每个孩子也都是探险家,他们渴望认识世界,学习新知识,但是,在精确训练的漫长时间里,我们引导学生关注一般原理和各种细节,慢慢的,学生甚至忘记了自己当初的热情,只剩下题海战术下的痛苦和厌烦。我们要做的,是让课堂尽量有趣,让知识在和学生相遇时仍然拥有魅力,这不容易做到,也正是因为困难,才有存在的价值。
第二,教师身教大于言传,因此修身很重要。古人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根本,一个有见识,有学养的人一定是有吸引力的。像我身边的赵老师,张老师,提起诗词如数家珍,说起烹饪堪比大厨,她们热爱生活,热爱文化,把生活过成了诗,自己也在岁月里如花一般美好绽放着。有这样的老师该是多幸运,我常常想,如果我有这样的老师,我对知识的渴求会更加强烈吧。所以,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很重要,活到老,学到老,沉浮在时间,相伴于岁月,多好。
第三,教师要创造良好氛围来促进学生的发展。曾经听过这样的说法,在学生第一次接触某个知识或者新鲜事物,我们教师就要为学生展现这个领域内最卓越的成就,这是一个标杆,是高不可及的繁星,让人心生敬畏!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在课堂上,并没有经常向学生展示学科研究的最美画卷,也许是因为很多教师对此都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所以,做研究型教师也很重要,研究行业动态,研究最新理论成果等等,这都有利于我们为学生提供一个专业的引领。其次,我们教师一定要深刻认识到自己在教育中的地位,不能喧宾夺主,我们只是引导者,学生才是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