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你一个问题,你和谁的关系最密切?回答可能是:老公、老婆、爸爸、妈妈、儿子、女儿。但我认为这些都不对,正确答案是:手机。
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情不是上厕所,而是看手机;工作间隙,很少和朋友同事互动,更多的是刷视频;茶余饭后,和家人也好像无话可说,不如看直播…可以说,现代人的大部分碎片时间,都被手机给占据了。
据《2022年移动状态报告》的数据显示,中国人平均每天用机时长接近5个小时,近6成用户的时间花在刷视频上。而讽刺的是,很多夫妻之间,每天的语言交流可能还不到五分钟。有人说,要让一个人瞬间变得安静,给他一个手机就够了。而要夺走一个人的全世界,只需要拿走他的手机就够了。
我想这原因是,天下没有谁比手机更“体贴”人了:你缺衣服,马上就有长得又好看、说话又好听的主播,给你展示“爆款”时装;你缺食物,各种鲜嫩多汁的美食,看似要溢出屏幕;你缺钱,多个线上贷款“限时降息”,流程简单,保证10分钟之内到账;你疲倦,主播们唱歌跳舞讲段子,重新焕发你的精神;你觉得生活乏味,还可以徜徉在网游世界,成为你想成为的人,纵横捭阖,抱得美人归。
大数据时代,已经谈不上有什么个人隐私了,你的身家背景、职业、兴趣爱好,都会在你注册网站或APP时,悉数暴露给互联网,而各个平台会根据你的个人画像“投其所好”:哪怕是你缺爱,交友平台都可以给你“精准匹配”“优质剩男剩女”;就算你买不起心仪的商品,商家也会给你挑选“性价比最高”的,还顺便捎上一句:完全没必要买贵的,买贵的都是那种人傻钱多的......
你看,还有什么能做到比手机更面面俱到、细致入微?既满足了你的需求,还考虑到你的情绪,最后还照顾了你的自尊。反观身边的人,总是冒失而不近人情,乏味还搬弄大道理,婆婆妈妈遭人厌。于是,我们不再耐烦和身边人交流,不想面对现实中的那些糟心事儿,而是不自觉地拿起手机:看自己想看的,听自己想听的,买自己想买的。
药虽能治病,但是苦口;糖虽然伤身,但是很甜。大家喜欢糖,而不喜欢药。同样,我们喜欢主播的说辞(哪怕是满嘴跑火车),而不喜欢家人的絮叨。这里涉及到一个亘古不变的规律:不论好坏,逆人性的东西,总是惹人讨厌;顺人性的东西,总是讨人喜欢。
手机生产者们,无一不是顺人性的高手。如今的智能手机:酷炫的外观、平整滑爽的手感、花花绿绿的软件,可谓是“秀外慧中”。哪怕是一些小细节:便捷的操作、无限滚屏设置、无法预测的点赞....都是那么的“人性化”。为此,你可能以为手机设计的初衷,是为用户带来更多的快乐和便利,而真相确是如此吗?
世界上最大的社交平台facebook的运营经理桑迪,曾经在一个电视节目里说过:让人们的生活无法摆脱手机,其实是一个从一开始就设计好的圈套。看似人畜无害的电子设备和众多软件,并不像大家想象中那么无辜。因为它们设计的初衷,是要尽可能多的占用用户的时间。再说一遍:是要尽可能多的占用用户的时间。
每一个让人着迷的软件、丰富多彩的功能、倍感便捷的操作,背后都是资本的御用设计师、心理学家、行为学家们,在深度把握人性基础之上的精心设计,唯一的目的是让你上瘾。
再看看入驻手机的商家、自媒体、博主、写手们,为了吸引客户,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极具冲击感的画面、别出心裁的剪辑、扣人心弦的文案、引人入胜的情节.....直击用户的痛点和爽点,目的也无非是让用户欲罢不能,迅速成交,重复购买。
借助互联网这艘大船,手机确为我们带来了诸多利好,而它的负面效应同样“蔚为壮观”:很多人财务意识淡薄,在资本和商家们的煽动下,陷入“买买买”的消费主义陷阱;青少年,特别是留守儿童,沉溺于低质量的短视频和游戏,学业荒废,前途堪忧;追剧族们,花大把时间追一些毫无营养的肥皂剧、偶像剧,背离现实;手机占据过多时间,家人之间缺乏沟通,家庭问题加剧......一边是用户们陷入恶性循环,另一边却是商家们却赚得盆满钵满。我不得不说三个字:绝。
我们深知过度玩手机的危害,但为什么还是要飞蛾扑火?明知是别人设的陷阱,为什么还要心甘情愿往下跳呢?是我们的意志力太差?
芝加哥大学曾经做过一次“用意志力戒除手机瘾”的试验,让学生们停用facebook三天。而三天的禁制一过,立刻反弹——学生们更频繁的使用facebook。现实告诉我们:基于人性而设计的陷阱,是很难用意志力去抵抗的。
那该如何对抗手机瘾呢?在这里我收集、整理了一些小建议,希望对大家有用:
一,把手机屏幕设置成黑白屏。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遇到颜色鲜艳的东西,体内的多巴胺分泌会提高,兴奋感会增强。所以我们对色彩斑斓的手机屏和软件会毫无抵抗力。而当我们把手机界面设置成黑白屏或灰色屏,兴奋感就会直线下降。这时手机对我们来说更像是台工具,而不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精彩世界,吸引力会下降很多。
二,按照APP的重要程度,重新设置手机界面。
1、把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时钟、相机、备忘录、计算器、支付软件、打车软件等等,放在最易获取的第一页;
2、把与你行业相关、对你产生价值的应用,放在第二页:比如你是做自媒体的,放一些资讯类的APP,是必不可少的。
3、把可有可无的,但容易让人上瘾的软件,放在第三页:比如游戏、影视、体育类的APP。
最重要的,最易获取;最不重要的,最不易获取。久而久之,你会无意识地排斥那些低价值又耗时的软件。
三,用好习惯替代坏习惯。习惯不能被禁止,只能被替代。要消除一个坏习惯,只能培养一个好习惯来代替它。习惯是怎么养成的呢?在《习惯的力量》这本书里讲到:我们首先收到心理暗示,然后产生惯常行为,接着获得奖赏。因为这种奖赏,下次你再收到同样暗示的时候,还会产生惯常行为,从而不断形成一个习惯回路。比如在无聊时,你的大脑会收到一种心理暗示:该做点什么呢?大部分人会无意识地掏出手机刷刷视频、玩玩游戏、翻翻朋友圈,这就是惯常行为。而做这些事会让你很爽,这就是奖赏。这种奖赏会让你在下次无聊的时候,又一次习惯性地掏出手机。这样,无聊时玩手机的的习惯就养成了。而如果你想改掉无聊时玩手机这个习惯,从习惯回路的角度来讲,心理暗示和奖励是很难改变的。你能改变的,只有你的惯常行为,例如:把刷短视频改成听有声书、把玩游戏改成看电子书、把翻朋友圈改成看杂志。换到新的惯常行为,你依然会获得心理暗示和奖励,而且坏习惯被替换成了好习惯。何乐而不为呢?
四,从消费者向生产者转变。我觉得这条是最关键的,前面两条只能算是战术上的调整,而这条才是战略性的转变。有人曾说过:战胜欲望的,永远是更高级的欲望。当我们不再满足于刷刷视频、看看段子这种低阶的欲望,那一定是有更高阶更大价值的欲望在牵引着我们。
我记得有位大神级的网文作者,在参加一个线下活动时,被问到为何走上了网络写作这条路,他说从上小学就开始追武侠小说、网络小说,最后已达到“无书可读”的境界,实在太无聊了,干脆自己写。没想到后来还成名了。这位作者,就是一个由消费者转变为生产者的典型。
当今社会,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时间也越来越贵。直播带货这种粗放的商业模式,已渐渐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市场呼唤更垂直更细分的专业人士,来做更精准的匹配:降低消费者的时间成本,缩短消费者的综合比价,提高消费者信任度。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生产者,找一个擅长的领域来深挖,奉献你的专业和热忱,那现在正是时候。“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凭什么我一打开手机,就被别人消费?凭什么别人一打开手机,就开始数钱包?是否有一个领域,也值得我去深挖,成为里面的行家?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