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奠基者》第二章:定音鼓之重新安装系统
艺凡:接前文,前文提到了礼乐在周朝有重大的作用,但礼乐在商就有了。
易中天:商之前的夏也有。相比周的礼乐,商的礼是奢侈的,商的乐是华丽的。
艺凡:那为什么说周公制礼乐呢?
易中天:因为周公让夏商的礼乐脱胎换骨了,让礼乐这个外壳重装了一个新的系统。
艺凡:什么系统?
易中天:商的礼乐是仪式,而周的礼乐是制度。
艺凡:那什么是礼呢?什么是乐呢?
易中天:按照甲骨文的字形理解,礼是礼器,乐是乐器。所以礼乐就是祭礼和乐舞。
艺凡:这种解释也挺好。
易中天:但周公改革了,礼乐不仅仅是祭礼和乐舞,在周更是一种巩固政权、稳定社会、维持秩序和安定人心的工具。
艺凡:具体怎么说呢?
易中天:礼的作用是维持秩序,乐的作用是安定人心。
艺凡:礼和乐为什么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呢?
易中天:礼要表现为仪,仪要表现为序。比方说,在请神吃饭的祭祀仪式上,接受致敬和礼拜的天神地祇、列祖列宗,谁坐“主席”,谁算“列席”,要有一个序列;参加祭祀的人,谁是“主祭”,谁算“助祭”,也要有一个序列。如此,才能“行礼如仪”。
艺凡:礼的本质就是秩序啊。
易中天:所以周公的礼是可以用来处理人际关系。也是一种身份认同。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身份地位,比如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也都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只要明确这一点,各自安分守己,就不会动乱。
艺凡:制度就是礼制,政治就是礼治,教育就是礼教。
易中天:对,但这里面也有个问题。
艺凡:什么问题?
易中天:这样定,除了天子是尊,其他人都是卑,这就和人人平等相矛盾了。
艺凡:周公怎么解决的?
易中天:用乐来调节,乐,是音乐,也是快乐。音乐是“乐音的运动形式”,而乐音的特点就是“差异”。不同的乐音,音高、音长、音强、音色,都不同。但组合在一起,很好听。好听是因为和谐,和谐是因为多样统一。礼和乐的共同特点,就是既讲多样,又讲统一。礼辨异,乐统同。有礼有乐,礼兴乐和,就能构建“和谐社会”。
艺凡:这就成了“制礼作乐”。周公,高手。
易中天:周公制造的这个系统,才是中华礼乐文明。
艺凡:这个系统是个庞大的工程啊。
易中天:虽然庞大,但线索是清晰的,因为“君权天授”,所以要“以人为本”;因为以人为本,所以要“以德治国”;因为以德治国,所以要“以礼维持秩序,以乐保证和谐”。
艺凡:这就变成天授是旗帜,人本是纲领,德治是“一个中心”,礼乐是“两个基本点”。
易中天:对,从这套思想也演变出来了四大制度。
艺凡:哪四大制度?
易中天:井田、封建、宗法、礼乐。
艺凡:分别有什么用?
易中天:井田是经济制度,封建是政治制度,宗法是社会制度,礼乐是文化制度。井田“顾民生”,封建“从民意”,宗法“敦民俗”,礼乐“安民心”。
艺凡:这套系统在当时可以说相当先进了。
易中天:对的,下面让我们一一来介绍一下,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