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后来睡觉前又想起了不少大学往事。
我想起他借cd机给我听,还说我怎么喜欢听悲情歌曲,因为不懂还把cd刮花了。还借过他电脑学英语查资料,归还后还查历史记录看我是不是上乱七八糟的网站,还有考研课程的新东方视频等等。
他说他都不记得这些了,只记得我辅导他学习,特别是高数,导致他成绩一骑绝尘地提高,从班级倒数到了前几名。每个人关注点都是独一无二。
今天回上海前约了小师妹去了一趟母校,算来也有十几年没进校园了。现在大学进出管控没那么严格,而且我带了校友卡,门卫直接就我进去了。还没开学,学校里挺冷清的,地标大礼堂前的喷泉倒是开了。
大部分学生都搬去了新校区,原来的院系感觉就剩了个招牌。漫步在校园里,其实没什么变化,仿佛自己还是当年那个学生。两边的梧桐树不知道为啥枝丫剪得光秃秃,好难看。操场的塑胶跑道应该翻新过,体育馆也重新装修了,居然还有健身器材。再一看要收费的,还好不贵,一次5元。六朝古松还是老得不成样子了,周围又加了一圈铁架子,顶上的树枝全部垂了下来,一副垂垂老矣的感觉,但叶子还是绿绿的,不由感叹,居然走过了千年的岁月。
学校周围的很多店铺都已改头换面,也有一小部分屹立不倒的,比如打印店,小超市,文具店,还有几个饭馆。从名字和内部装修来看,我和师妹确认了一家曾经的老店,而且店门口招牌挂着23年的老店。走进去有点吵闹,但要的就是那个感觉,口味应该没变,但价位确实涨了一倍。毕竟过了20年,涨价也是难免的。点单不需要扫码,还是原来那样,拿着菜单自己写要点的菜。和原来一模一样的感觉真好,来来往往的客人很多,生意兴隆,似乎也不需要外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