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唐文艺
除先秦外,中唐上于魏晋、下与明末是三个比较开放和自由的时期,三个时期又各有特点。中唐到北宋是世俗地主在整个文化思想领域内的多样化地全面开拓和成熟,利益于宋代重文轻武、提倡文化的氛围。文臣学士、墨客骚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优越地位,文坛艺苑百花齐放。仅从艺术形式上说,如七律成熟、词的出现、散文文体的扩展、楷体书法的普及等。就美学风格说,与盛唐不同的是,没有李白、张旭那种天马行空的飞逸飘动,甚至也缺乏杜、颜那种忠挚钢健,却开始染上一一层薄薄的孤冷、伤感和忧郁。
二、内存矛盾
“文以载道”与“独善其身”的矛盾,既关心政治,热中仕途而又不感兴趣或不得不退出和躲避这样一种矛盾双重性。柳宗元愤激与超脱的结合、韦应物闲适与萧瑟的关联,他们诗文的美,经常是这两个方面的复杂的统一体。这时的审美趣味和艺术主题已完全不同于盛唐,而是沿着中唐这一条线,走进更为细腻的官能感受和情感彩色的捕捉追求中。时代精神已不在马上,而在闺房;不在世间而在心境。在美学理论上突出的就是对艺术风格、韵味的追求。如司空图《诗品》和严羽《沧浪诗话》在强调文艺的特征和创作规律上深入一了层,要求“思与境谐”,是人生态度的追求。宋瓷讲究细洁静润、色调单纯、趣味高雅,即追求韵味,而且彼此响应协调,成为一代美学风神。
三、苏轼的意义
他是地主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价格化身,把进取和隐退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他的退隐心绪已不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他在美学上追求质朴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态度。他没法做到对封建社会的否定,但他的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却对从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