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以来人们都呆在家,网上却甚是喧嚣。从瘟疫到明星,讨伐和骂战此起彼伏,现在网友仍乐此不疲。即使我不看新闻不刷微博,从空间和朋友圈也可见一斑。当别人纷纷站队直抒己见的时候,我倒感觉波澜不惊。即使那些事情的确和我没什么关系,我也开使考虑自己是不是有点麻木了。
除夕晚上,正处疫情急剧上升期。联欢晚会要在七点开始,绝望和愤怒在蔓延。“我看到那个医生在电话里怒吼的视频,好难受。”L给我发来消息。我走到房间外面努力盯着西边,尝试去体会她的感受。夕阳掉落,夜色逐渐浓重。我哥走过来看到我倚着栏杆蹙着眉头,说“装什么深沉,吃饭了。”好像真真切切有一丝悲伤,我完成任务一样地松口气去盛了碗饭。
果然,刻意制造的情绪太生硬,不能持久。饭后春节联欢晚会准时开始,“一边歌舞升平,一边哀嚎遍野”这样的话在网络上传播。莫名的气愤逐渐在许多人胸中酝酿。白岩松上台朗诵,L又发来:“听到白岩松说的我哭了。”我没有看节目,对此感到很诧异。仿佛全世界都在义愤填膺,都卷入了强烈的情绪的漩涡中,只有我像局外人,没有什么感触。刚刚的忧愁也被因为L不搭理我而产生的疑惑和恼火取代。“即使你难受也不用一直不回我吧,又不是我的原因。”,我想。别人在同情同胞,在为家国大义呼喊,我却在狭隘地生闷气——我也有点太麻木了。
初中有个同桌读书极刻苦,成绩却不尽人意。他隔一天买两罐红牛,晚上读书困了就拿出来,九点喝一罐,十一点喝一罐。据他所说喝下去立即精神抖擞,熬夜至凌晨也没有倦意,只是第二天早上起床胸闷。家人工作忙,晚饭经常靠他自己解决,大都是垃圾食品应付了事。听完之后我震惊不已,看他老实的面孔和孱弱的身体不像在撒谎,只觉得苍天不公,为什么他的耕耘不能有应得的收获。接着我又骂起教育制度来:长此以往青少年的活力和身体必将被过分的努力摧毁。虽然我也听过同桌的忏悔,说他小学是问题学生,学习底子太差,现在在还债。可我还是同情他,暗暗为他鸣不平。回家以后我向母亲说起,母亲也觉得他可怜。如果是现在的我,还会因为别人的故事愤怒吗?毕竟和我没有太多关系,可能我还会暗自嘲笑他方法不对事倍功半。
是不是我变得麻木了?
在网上他们每个人都立场鲜明,思想独立,信念坚定。医生去世,他们为信任危机争吵;草案颁布,他们为利弊之辨争吵;中国男孩“保护”“中国女孩”,他们为大男子主义、女性意识和盲目爱国争吵;粉丝举报平台,他们为偶像利益和创作自由争吵......大规模的交锋之中当然有清醒的认识,也不免混杂大量盲目发言,强烈的表达欲让人们只因为一点想法就表现出无比的情绪。捍卫自己的理念固然没错,可是充满戾气的发言又有多少是冷静思考,多少是被社会情绪驱动的?理不辨不明,但是这几天的争吵只让我感觉是阵阵大风,把所有人都卷进去的呼啸着的大风。看到社交平台上的唇枪舌剑渐渐厌烦。
也可能只是我不善表达,沉默惯了,对外界感知走向迟钝。
争吵是他们的,我只感到吵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