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初二女生小A,性格内向,成绩中等,总是莫名其妙在宿舍哭,问其原因,是否受到欺凌,她总是摇头否认。班主任让家长来学校接回家,想让她调整一下,谁知后来,家长说,小A就死活不愿意到学校。
从小A的事例,我们要反思:为什么学生不愿意上学?原因可能有这些:
一、没有梦想和目标,导致生活无意义
你有什么梦想?一位同学说,他想去饭店端盘子。我说,这个不用上学就可以,因为一般饭店对服务员要求很低,只要初中毕业都可以。你应该想,我要做一名厨师,可以做南北大菜,各类菜肴。做厨师,这就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
上学读书的意义是什么?不少同学不清楚。
二、没有朋友和爱好,导致无人分享和宣泄
性格内向的同学,朋友很少,没有机会和他人交流,别人吃饭上厕所都有人一起,自己却形单影只。有的同学没有兴趣爱好,除了看书写作业,要么玩手机刷视频打游戏,要么在家看电视。没有朋友分享,无处宣泄。
雷晓玲老师有一个好的创意:下午茶。每天下午邀请一部分同学,准备一些漂亮的玻璃杯,给每人泡一杯菊花茶或者奶茶,大家围坐在一起,按照事先确定的主题,大家一起交流发表意见,说说心里话。老师负责倒水,倾听。不时地引导不爱说话的同学积极发言。
三、感受不到温暖与爱,从而开始患得患失
有些同学,父母离异或者是单亲家庭,感受不到家的温暖与爱,看到别的孩子下雨有人送伞,天气变了有人送衣服。自己病了都没人问,所以,这些学生就像一只小刺猬,缺乏安全感,面对生活中的任何人,哪怕是善意的问候,他总是充满敌意,浑身的刺竖起来。
遇到这类学生,要多关爱,让他帮老师做一些事情,参与班级的一些活动,给他讲如何与人相处,生活中的礼仪。
鼓励班干部对班级重点学生多关心。比如有同学生病,老师派班干部跟随老师一起去学生家里探望。给多天没来学校的学生打电话,询问身体恢复情况,分享班级最近发生的趣事,告诉他学习的进度。
四、学习遇到问题和困扰,找不到途径解决
有的同学,原本成绩还可以,因为生病请假了几天,到学校后开始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作业又不会做。这类学生不甘心与差生为伍,自己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慢慢就会失去上学的信心。
所以,班主任要在班级建立帮扶机制。学生生病请假,可以安排班干部的学生去补课(如果确定是传染病除外),可以把自己的课堂笔记拍照发给同学家长。
老师自己也要清楚缺课学生名单,有意识的对缺课学生进行有计划的补课。不放弃每一名学生,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五、受到了校园欺凌,对学校产生恐惧和怨恨
一些学生不愿意上学,是因为在学校受到校园欺凌。专家分析,多数学生受到欺凌不愿意告诉老师和家长。
有一名女生因为脚臭,受到同宿舍里其他学生排挤,让她把鞋放在楼道里,甚至不让其在宿舍睡觉。有学生偷拍某学生丑照片发在网上,或者是集体跑到某学生的视频平台下恶意评论,进行人身攻击。
有同学给别人起带有侮辱性的外号,故意把人家家长姓名告诉其他学生。
有时,老师觉得“有同学在班里故意叫某位同学家长姓名”这些都是小事儿,不值得大惊小怪,所以面对学生告状,老师会说,我随后批评他,随后就不了了之。可对告状的学生来说,随意叫对方父母姓名,是一种人格侮辱,属于校园欺凌,老师处理不公平。作为老师,一定要替学生主持公道,对轻微违纪学生进行公开批评教育。涉及严重校园欺凌的,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总之,对于不愿意去上学的学生,我们要有耐心去家中劝返,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毕竟失去上学机会就难以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