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过年,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关于过年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远古时,有一个叫“年”的动物,体形庞大,生猛无比,常在每年初夕出来,伤人性命,残害牲畜,人们就在初夕夜,在院子点上大火,门上贴着鲜红的对联,燃放烟花爆竹,舞龙舞狮,是为了吓跑“年”。一大家族人聚拢在一起躲年,也叫过年。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种习俗,世代相传。在古时候过年也应该是一种祭祀的节日,所以过年的时候都要杀鸡宰羊的。过年的时候,又是冬去春来的时候,又一轮四季初始,春回大地,年也叫春节。我们现在人就理解为过年就是放假,大扫除,准备年货,一家人团聚,吃喝玩乐,可谓是开心过大年。
过年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我们对待这个节日还是很认真的,全国上下的所有人,男女老少齐心协力,我们都在努力把这个年过好,杀猪、宰羊,穿新衣、戴新帽,贴对联、放鞭炮,年夜饭,压岁钱一样都不少。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年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春节联欢晚会就是伴随着电视的出现而新增加的项目。现在过年的时候一家人也会出去看电影、唱歌、踏青游玩。年夜饭菜系越来越丰富,山珍海味样样俱全,应有尽有。
现在过年已经不是驱赶年兽了,年前就开始大扫除,准备年货,忙乎大半个月都是为了过年能过得开心,尽兴!然而我们似乎就是很难找到那份开心和快乐!就是一种当下的不满足感!现在总结来看,就是越穷的时候过年越开心,一年吃不上一次肉,过年的时候吃的肉那才叫个香,一年穿不上一件新衣服,过年的时候穿上一件新衣服那才叫个美!现在每天的日子都是吃的好喝得好,过年的时候,我们已经找不到满足自己胃口的食物,满足自己眼球的新鲜事物了。所谓过往的才是美好。其实我记得我们上初中的时候就已经总是抱怨过年没什么意思了,我总是幻想着过年的时候是十分热闹的场面,可是我们却发现过年的时候大街上静悄悄的,没什么人,所以总是觉得过年没有年味,不热闹了。也许是年前的时候总是对过年抱着太多的希望,希望越多,失望也就越多。
而且现在的社会风气不如以前,大家聚会的时候总是相互攀比,大人见面就问房子、车子和存款,见了孩子就问分数,要么比谁家有钱要么比谁的孩子优秀,压岁钱也越给越多,人们对过年也产生了压力感。而且年轻人也不喜欢拜年和走亲戚,大部分年轻人过年也是附和父母应付形式,不管七大姑八大姨问些什么都说是是是或嗯嗯嗯。所以过年的幸福感也在慢慢的下降了。现在人都沉迷在手机的世界里,也懒得和他人互动,在手机里想跟谁联系就可以和谁联系,方便又快捷还环保。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尽管我们都在努力保留着祖辈留下来的风俗,但是这种风俗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年,年年都过,年年看似都一样又都不一样!不管年味是淡了还是浓了,都不重要。父母常说,过年,过年,咋过都得过!咋过都是年!
我个人觉得过年应该适当的有所改进和创新,抓住重点,重点就是让大家开心、快乐和放松。我们可以减掉一些对于主题已经不重要的环节比如大鱼大肉之类,既然没人爱吃的话就不必要摆在桌子上充当一道菜,自己喜欢吃什么就做什么,一切都从简,简单则快乐!我们可以准备一些新颖的小节目,或者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给自己的这一年做个小总结,制定一个新年小目标!或者把春节的定义转移到春上,冬去春来就是除旧迎新,春暖花开就是新的开始,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应该和家人出去踏青、游玩,感受大自然的气息!这样的新年就不会每年过年胖三斤,反而让人的身心都会清新!过新年,过新年,重点应该是新字,各位看官,你们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