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曾经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好习惯让我们受用一生,但是明明知道什么是好习惯为什么就做不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斯科特·扬的作品《如何改变习惯》。
首先,来了解习惯原理。
作者认为,对于大多数习惯来说,前30天就像踩雪的第一串脚印,对习惯养成起决定性作用。在最初建立习惯的30天里,你会经历起跑期、疲惫期、过渡期、稳定期四个阶段。只要顺利走过了这些阶段,你就能掌控一个习惯。
加入小灶群已经一个多月,这期间看了有十多本书,而且是致用类的书,每一本都写有阅读笔记,并且有意识地去应用一些好方法,感觉大脑始终处于一种思考状态。比起从前埋首于小说之中,现在的我似乎始终充盈着一种正能量,即便是天天在孩子面前捧着手机也可以底气十足了。在阅读方面我想我已经度过了稳定期,但是在写作方面似乎还没有度过疲惫期,有时即便冥思苦想也写不出来满意的东西,这时就会感到沮丧、懈怠。碰到这种时候,我会缓一缓,看上一本喜欢的小说,然后一切重头再来。
第二,我们来了解为什么养成一个习惯很难?
因为很多人习惯于制定目标,却忽略了如何制定可以实践的行动计划。所以,当你想培养一个好习惯,应该将注意力放在设计行动计划上。而且这些行动一定是容易上手,循序渐进的。斯科特·扬教给我们一个习惯养成的方法:
第一步, 改变习惯的计划。最好只坚持一个习惯,超过一个习惯,很可能哪个都坚持不到最后。第二步,明确计划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第三步,为了保证成功,你必须要遵守的规则。第四,写下意外情况的PLAN B。最后在纸上郑重其事地签下自己的名字,把这张纸放在一个显眼的位置,这就好像和自己签订了一份迷你合同,这样的小仪式会给你即刻开始的动力。
一次只坚持培养一个习惯,这是我们大多数人常常忽略的地方。年初、月初制定计划时,我常常是信心满满,一二三四写了一串,期望能够遍地开花,可结果往往是虎头蛇尾。从现在开始,我要一个月养成一个习惯,比如这个月培养写阅读笔记的习惯,下个月培养写反思日记的习惯,再下个月……
写下意外情况的PLAN B,这其实也是一个很有用的招式。比如每天输出一篇文章的计划,如果遇到实在没有思路或是太累的情况,不如换成写一篇日记,降低难度,既确保了计划的连贯性也避免了焦虑。
第三,习惯养成有“使用技巧”吗?
有的,关键是找到你的“触发点”,控制好它就可以控制好整个过程和结果。比如,我写阅读笔记的触发点就是每天早晨的《剽悍晨读》。另一个关键点就是用好的习惯去替代坏的习惯。比如,戒烟人的戒烟糖。
前两天,我们了解了微习惯,学会了化整为零,今天我们又了解了如何改变习惯,现在我们知道:要培养一个好习惯,其实并没有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