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科特·杨,就是那位1年完成MIT计算机专业4年的课程的学习大神,他的《如何高效学习》也在我的书单里,现在看来还要再加一本~ 话说这应该是晨读里第三次提到习惯了?可能还要多吧…… 习惯养成的重压性不言而喻,其中的难度我们也是心知肚明,看看这本书有提供给我们那些方法养成好习惯吧~
-
习惯原理
养成习惯的过程和在积雪中踩路很像,起初都需要爆发一股决定性能量,只要在最开始花足够的精力,后面的行为就是沿着这个开始的惯性重复,时间久了,习惯就变得坚固,甚至想不坚持都难。
鲁迅先生说过:“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们本来没有这个习惯,反反复复做的多了也就成为习惯了。
斯科特·杨认为前30天在习惯养成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并且把这30天划分为4个阶段:起跑期、疲惫期、过渡期、稳定期。我觉得像我这样自控力差的懒蛋蛋,估计过渡期就得30天,稳定期得两个30天吧……
-
养成方法
写下来。我很迷信“写”的力量,因为我的思维逻辑很混乱,脑子里总是很多想法却又毫无头绪。虽然也用过百度脑图,但是还是更喜欢在纸上自己画画,不知怎么搞的,就是觉得写下来的时候思路更清晰更有条理。
要写下来的有四个要点:
1 改变习惯的计划
2 计划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3 为了保证成功,必须要遵守的简单规则
4 意外情况下的PLAN B
一开始培养习惯的时候最好一次只做一个。贪多嚼不烂,而且目标太多容易分散精力,本来就没多少的自控力很快就会消耗光。关注自律达人Kris的公众号后才知道,那些看起来什么好习惯都有的“大神”其实也是一个习惯一个习惯慢慢培养起来的。他的30天自律计划一开始也强调一次只做一件事。
PLAN B则是可以避免计划中断的缓冲。虽然我尽量安排下午上班,把上午留出来学习或者做其它我想做的事,但是肯定在将来的某天我会(为了钱)加班,这样至少8个小时的自由时间就没了。目前我的PLAN B有两个:尽量只接双休日前的加班,这样可以利用休息日补上;如果是夜班加班,可以带着书和学习资料(夜班通常比较闲)。
不过听起来好弱啊……不知道小伙伴有没有什么好想法?
最后在纸上郑重其事地签下自己的名字,把这张纸放在一个显眼的位置,这就好像和自己签订了一份迷你合同,这样的小仪式会给你即刻开始的动力。
所谓的仪式感,不是买了一大堆字帖和钢笔,或是买了好几套运动装备,而是和自己订下契约,毕竟违约了可是“连自己都骗”。想要获得别人的信任,不如先从遵守和自己的约定开始。
-
使用技巧
请如同训练巴普洛夫的狗一样训练自己:看到跑鞋就想去运动,看到书就想去读,看到《经济学人》就想练习翻译……
(一听到“吃”字儿就肚子饿怎么破?)
人脑比狗脑还是复杂得多,想要找到能引起习惯条件反射的“触发点”需要反复的实验。目前最有效能触发我开始写作的点就是每天早上禁言群里“嗡”一声的“本群禁言,勿谓言之不预也”。准备过两天把M大翻译硕士的课程设置打印出来贴墙上,希望能达到抬头就能看见,一看见就滚去学习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