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西河之
有一种化学物质既是日常天禄饮品,又是人间迷魂毒剂。既有玉液袭人之酱香,又有撕心裂肺之苦味。它是成功者的兴奋剂,又是受挫者的浇愁雨。不管是在南方还是在北方,生活里与你无时不刻地相随,你喜它就喜,你悲它也悲。文人为它高歌,也有墨客为它低吟。因此有人与它结下不解之缘,也有人被它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它——就是酒!化学名:乙醇,别名:狂药。喜欢酒的人把酒称作为一种文化,承载着人类的饮食,也富含了人们内心的丰富情感。而不喜欢酒的人把喝酒说成是一种怪癖,自我沉醉于折磨,甚至把酗酒行为列入误国误民的范畴。
中国饮酒文化历史深远,不管是夏朝的仪狄发明的酿酒技术还是杜康遗留给臣民的一剂猛药,都证明了一次不经意的调剂酿造沉醉了世人五千年。从此各地的酒店酒楼应运而生,各类庆典活动都要摆酒席,各种商业推广晚宴叫酒会,请人帮忙办事要送酒,谈业务拉客户要会喝酒套近乎。亲朋好友来了要敬酒,如果喝酒迟到了还要罚酒三杯。饮酒过程中花样众多,劝酒的手法层出不穷,从古至今的劝酒令就是这样慢慢成型的。
在盛唐时期酒瘾成风,达官贵人,琼浆四溢,醉生梦死。文人墨客,对月当歌,把酒临风。为了喝酒喝出热闹的气氛,于是行酒令诞生了。富豪传花击鼓,雅士吟诗作对。此乃,花到鼓停酒杯起,一曲诗词醉天明。唐 ·杜牧 在《街西长句》中写道:"游骑偶同人斗酒,名园相倚杏交花。"还有清 ·陈维崧 《菩萨蛮·为竹逸题徐渭文画紫牡丹》的词中写道:"年时斗酒红栏下,一丛姹紫真如画。"就是典型的关于描写行酒令的诗句,看来古人也是无酒不欢。
提到行酒令,要属《红楼梦》中刘姥姥游大观园的情景那是描绘得妙趣横生,貌似刘姥姥的行酒令最不成令,好随意。但贾宝玉的悲愁喜乐行酒令那是文雅非凡:
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闺。
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
女儿喜,对镜晨妆颜色美。
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
从酒的发明到酒业的兴盛,那可谓是飞速发展,尤其是到了南宋时期,百业待兴,民风奢华,大小街巷,酒旗迎风。到了明代,和酒有关的行业——酒肆业更是获得前所未有的完善规模,有资料显示——
酒肆业在明朝时期得到了空前的膨胀,属于历史性酒文化巅峰时期。同时明朝酒肆业蕴含着鲜明的汉文明特征,他的繁荣带动了经济增长同时又对整个社会产生了非常深刻的负面影响。明代酒业扩展到了大量浪费粮食的非同小可的地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引起了明太祖朱元璋的注意,这位贫苦出身的皇帝为了接济穷人,减少用米麦酿酒的浪费,在朝廷颁布了禁酒令,。丙午年(公元1377年),又下令农民不准种糯稻,以阻塞造酒之源。朱元璋的禁酒措施可谓更坚决更彻底,是从根本上禁止酒的酿造之源。
任何产业的发展顺其自然最好,过度弘扬必然会带来物极必反的结局,禁酒是必然的结果。说到禁酒,其实在明朝之前就早有先例。中国古代屡次颁布禁酒制度,可以说中国历史上几乎每个朝代都实行过禁酒制度。禁酒的最终目的都是出于爱民强国的考虑。
史料记载,夏朝的仪狄把自己酿造的美酒献给禹,禹饮后感觉良好,曼妙醇香,妙不可言。但立马把脸色阴沉下来,仪狄不知其意,禹说道,酒之美味,后患无穷,不值得推广。果不其然,以后历朝历代有不少君王整日灯红酒绿,沉迷酒色,不理朝政,导致荒淫无道而丢失江山。这些已被史官编入典籍,警醒世人。大家想必在影视剧中也早已知晓。虽然改朝换代是政局的变化,时代的变迁,但饮酒这玩意儿带来的负面效应还是难辞其咎。禹对酒的担忧确有先见之明,禹的智慧超过了现代人。
引用——
春秋时,齐景公和政治家晏子谈论治国之道时,晏予说,如果治理国家的人迷恋于酒,那必导致亡国。景公认为有道理,于是在全国内实行禁酒。
西汉初年,政治家萧何制定的《汉律)冲规定:三人以上无故饮酒的处以“罚金四两”。
汉文帝为减少谷物的浪费而下诏戒酒。汉景帝中元三年夏发生旱灾,庄稼欠收,政府下令禁止酒的买卖,间接地杜绝了饮酒。东汉和帝永元十六年,兖、豫、徐、冀四州发生水灾。政府下令这几个地方禁止有关酒的一切活动。汉顺帝时也因天灾而禁酒。
东汉末年,曹操决心统一中国,当时连年军阀混战,为保证军队的粮饷, 曹操制定了《酒禁》不准酿酒饮酒。同样,三国时蜀国的刘备为增强军队的抵抗力,严加禁酒,凡是酿酒的全部处死。十六国时后赵皇帝石勒认为,国家刚成立,人民的财富储存还不多,于是禁止酿酒。实行几年后,赵没有了酿酒者。
南朝宋文帝时,扬州发大水,淹没了许多庄稼,主簿沈亮上书建议禁酒,政府认为有必要,于是实行。唐肃宗乾元二年,天下发生饥荒,政府下令禁止酒的买卖。
北魏太安年间,粮食丰收,家家储粮很多。粮多,酿的酒必定不少。不幸的是许多官吏和平民因酗酒滋事而打官司。文成帝拓跋濬认为这种状况长期下去对国家很有威胁,会因为富而亡国,于是下令:酿酒的、买卖酒的和饮酒的,全部斩杀,
清康熙二十八年,山海关外盛京等处,开春后很久都没有下雨,播种无法进行。康熙帝深为这些地方的收成忧虑。但这些地方的人却大量酿造烧酒,浪费的粮食 颇多。康熙帝便派户部侍郎赛弼汉前往奉天,会同将军副都统侍郎等严加禁止人民酿酒。
各代对官员酗酒也有诸多限制。如辽开泰九年,圣宗下令各职官应督促农民耕耘种植,而不得擅自酿酒,海陵王正隆五年,规定官员在 工作时间饮酒的,处以死刑。元朝规定,军官因酗酒而打伤别的官员的,笞打37下;并记过;下级官员因酗酒而骂长官的笞打47下,解除职务并记过。明朝对官 吏酗酒也有惩罚的规定。如明宣宗宣德三年,御史严皑、方鼎、何杰等沉湎于酒,久久不过问政事,最后受到惩罚。
(以上文字内容来源于资料搜集整理)
现在每逢节假日,聚餐席间劝酒的场面喧闹,推杯换盏,毫不留情,非要喝到酒不醉人死不休,酒量小的人可谓险象环生。平面媒体以及网络平台都经常报道跟酗酒有关的新闻,社会上每年因饮酒过量而斗殴的事件时有发生,公安提醒市民不要打架,打输了住院,打赢了坐牢。再者因酒驾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导致他人生命死亡和财产损失的事件触目惊心!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死于酒驾交通事故的人数高达十万左右,交警提醒司机,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现在我们都意识到酗酒的危害,于是新的禁酒条例日益严厉,尤其是针对酒驾,重则判刑。
由于现代生物医疗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发现乙醇会对人体产生极大的损伤,尤其是伤肝,喝酒会导致脂肪肝,诱发肝硬化,甚至癌变。肝脏受损,百病丛生。喝酒引起的肝脏病变是不可逆的。医生与养生专家共同呼吁民众少饮酒,多锻炼。我们平时在医院的宣传栏上也经常看到这样一句话:不宜饮食辛辣食物。这句话来自中医论述,这里的“辛辣”指的就是酒。证明古人早就知道酒对身体有危害。
《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医圣张仲景阐明了酒虽然可以适当提神化瘀,一旦过量或错服也能毙命,要慎之。《本草纲目》中,名医李时珍提到:酒,天之美禄也,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遗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也就是说酒除了提神御寒之外,都是对人体有损伤的副作用。因酗酒伤身亡命的例子数不胜数。
前几天,我到了一趟佛山金沙园生命文化纪念馆,去告别家乡一位儿时的邻居。逝者年仅三十八虚岁,生前特别喜好酗酒等一大堆不良生活习惯。如今上有老小有小,却因醉酒踏上了凄凉的彼岸,消失在曼珠沙华的丛林中。面临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局面,令亲人肝肠寸断,悲痛欲绝。俗话说,大醉如大病,阎王来索命。又如:烂醉如泥,活不到鸡啼。这都是曾经血淋淋的醉酒教训总结出的经验教诲。现在各个企业单位纷纷禁止饮酒上岗,以及发布公务活动禁酒令,全方位杜绝酗酒带来的危害,创造安全的社会环境。
关于酒的内容,纷纭繁多,总而言之,我们要明白祸因酒起,病从口入的道理,不要被酒的醇香所迷醉,更要避免酒瘾的负面给你带来的后果。下面写下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尾——
酒可以激发体内的胰岛素不假,但是,酒精会促使血糖紊乱也是事实。
酒确实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但是,也加速了血管内粥样斑块的活跃性。
酒真的可以消愁,但是,酒同样会你让付出冲动的代价。
常规论,酒醉天下朋友多,但是,通过喝酒认识的朋友绝对没有一个是知己,只是你用消耗自身的健康换取的短暂交往。
鼻子从来不喝酒,鼻子发现酒是迷魂之香,刺鼻之苦,酗酒痛饮的下场只有自身的脏腑最悲剧。
有人说,喝点小酒对身体有益处,但是科学反复证明:喝酒百害无一利。世界卫生组织提示:安全饮酒量是零。现在的人交际广,应酬多,难免身处花天酒地,需要时刻挡住美禄的诱惑,适可而止,关爱身体。
劝君少饮酒!
2022年6月13日星期日于东莞·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