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4日 星期五
如果没有读完这一章,我还真不知道在故事疗愈中,着迷这个词语最后的解释会是那样,不过都读完之后,我又觉得这样的解释极为合理。
我之前对于着迷这个词的理解还是有些偏差,说偏差其实就是在美化我自己,满足我那颗虚荣而骄傲的心罢了,不想承认自己的无知,或者不想承认自己的偏执和自以为是吧。不过通过不停的看书和学习,通过在共读群里和大家一起交流,我也渐渐开始真正的检视我自己,然后去发现自己的问题。
尤其是看《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那本书,其实很多细节和对话都是在打开我自己,我不过是借着蛤蟆的名号,感受了一次叙事疗愈,同时也是完成了一次故事疗愈罢了。但真正看这本书,才发现自己知道的还是太少,可能看完这本书,对于叙事也好,故事疗愈也好,我能体会和感悟的也只是冰山一角罢了。
所以在这一章里面,我开始却是戴着有色眼镜,尤其是临近本书的末尾,有些着急看完的意味在其中。但是看着看着,我觉得这一章在这个时候这个地方出现的恰到好处。我自以为通过前面的章节,我似乎可以应用故事疗愈了。
并且,依托之前的内容,我也开始小试牛刀。和同事、爱人、儿子,甚至我的来访者们,都开始了这样的方法,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开启了新的咨询和帮助。但看完这一章,我有点后背发凉,我可能着相了。
我在着迷的这条路上,差一点就走偏了。还好,这一章的出现,让我对着迷有了新的认识,也发现了着迷并不是痴迷,它更是是每个人快乐接纳自己的通路。
虽然本章节并没有什么太多的小标题来标识什么,但我还是给这一章总结了三个模块,可能并不精准,但却是我的内心所想。希望这样的一个总结,也可以帮助其他阅读本书的人,看到不一样的着迷,对它有一个新的认知。
下面就是我根据个人的理解和分析,总结的一个本章的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