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草木︱芙蓉灼灼,不负秋光:这抹清雅,醉了整个深秋

花城多雅韵,草木皆含情。

今日,聚焦芙蓉花,我们来聊聊芙蓉花的清丽淡雅与诗意的浪漫。

三年前在海珠湖第一次看到芙蓉花,心头的喜悦难以形容。

那时候对花草树木关注很少,看到芙蓉花,就以为它是自己见过最美的花,久久难以忘怀。

广州街头很少看到木芙蓉,至少我没有遇到过开花的木芙蓉。

直到前几天,坐在河边休息时,偶然回头,才看到斜坡上长了一棵木芙蓉,枝头上开了几朵粉色的芙蓉花。那一抹淡雅,再次惊艳了我。

木芙蓉有单瓣和重瓣之分,别称很多,如芙蓉花、酒醉芙蓉、重瓣木芙蓉、三变花、九头花、拒霜花、木莲、地芙蓉。

它之所以被称之为“三色花”,也是因为木芙蓉的花瓣在花青素作用下,早中晚花瓣颜色会变化。清晨是白色,中午变浅红,傍晚变成深红,一日三变。

唐朝时,湖南湘江一带开始大量种植木芙蓉,诗人谭用之赋诗一首。

秋宿湘江遇雨

湘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此后,湖湘大地就有了“芙蓉国”的雅称。

关于芙蓉花,还有一个典故。

五代后蜀皇帝孟昶,他有一个妃子,叫“花蕊夫人”,长相妩媚,特别爱花。

有一次她在花市中看到一树树的芙蓉花,从此爱上了它。

孟昶皇帝为了讨美人欢心,特意让人在成都种满木芙蓉。秋天芙蓉花盛开之际,繁花似锦,灿若彩霞。成都自此也有了“芙蓉城”的美称。

如今,芙蓉花还是成都的市花。

此外,古人还喜欢用木芙蓉的鲜花捣汁,用浆汁染丝制作帐子,那种帐子亦称“芙蓉帐”。

娇柔的芙蓉花,温柔了岁月,惊艳了时光,你喜欢吗?

文︱星月

摄影︱星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