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在办公室里,忙了一天的我,终于可以坐下来休息了,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状态,也看看明天上课的内容,备备课。
同事正在办公室里处理班里发生的事,我也不在意,好像是两位同学休息时在教室里玩,A同学推了B同学一下,结果B同学头碰到了讲台上,出血了。
同事和A同学的爷爷把B同学送进医院,在医院里,医生给B同学缝了针,看来情况有点严重,回到了学校里,同事打电话给B同学的父母,告诉学生情况,叫他们来学校里处理。当同事拨通电话时,我隐约听到电话里B家长十分生气的声音。我想,今天晚上肯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果然,好事不可能到来,B学生的家长走进办公室,十分的生气而且气势汹汹地说:“X老师,X老师,怕不对吧?出这么大的事,你怎么不通知我?我只有这一个儿子。”眼睛直盯着我的同事,然后接着说:“我真想出手打你。”接着我听到了“啪”的一声,我想:这事坏了,这位家长出手打人了。
我立刻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和另一位同事一起去劝阻,以免事情的广大。在劝阻的过程中,我发现那位家长喝酒了,刚才那“啪”的声音,是他拍自己大腿;同时我又感觉到,他好像是故意拍自己的大腿,以引起我们的注意,让我们上来调和。
作为家长,自己的孩子受伤了,去医院处理没有通知他,这是不对的,家长发脾气,这应该可以理解。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或多或少对这位家长有一定了解的,只要他抓住你的把柄,他肯定是不会轻易放过你的,一定会找你的麻烦,非要你低头不可,不然这事没得说。看他那凶恶的样子,我感到同事惨了,没办法,只有劝说着不要打到我的同事,等待他把气发完了再说。
后来,我感到我们越是劝阻,家长的气势越凶,好像要吃人一般,我看到了B同学的家长就像一只凶恶的老虎,我的同事却成了一只温顺的小绵羊,只是弱弱地说:“大哥,大哥,你坐下来嘛,坐下来我跟你说。”
这时的我不想再劝了,越是劝他会更加趾高气昂的,只会越来越乱,所有我选择了沉默,等待着B家长的情绪冷静下来再说。我的同事很冷静,他没有跟家长辩驳,只是叫家长坐下来慢慢说,在这种盛气凌人的对话中,家长随时说着那句话:“你怎么不给他打点滴?”“你怎么不给他打点滴?”
随着时间的推移,B家长的情绪有所缓和,也就坐了下来,他们相互说着,最终决定,去医院打点滴。我越来越感到那种情绪只是一种做作。我突然想到,昨天B学生请假,说是生病了,今天中午11点半,他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了学校,是我接待了的,他说的“为什么不给他打点滴”,我想:他可能想借这次机会,给自己的儿子打打点滴,把儿子的感冒病治好吧。
我没有说,只是默默地调和着,也不想揭穿了他内心的想法,即使揭穿了,他也不会承认,反而会把事情变得更加复杂,那也是自找没趣的。
生活中我们应该要学会保护自己,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坚决承担起来,但也要注意,一些人从中利用,把你玩弄在鼓掌间。
教师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需要社会的关心与关注;教师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应对这些复杂的变化;教师也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掌起自己教书育人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