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是一门艺术。同样的场景、条件,不同的人说出来,效果是千差万别。以下是同一个场景,但是不同的人处理了,让当事人感觉完全不同的一个小故事。
背景介绍:茉莉有一个房子,打算在半个月后出租。
场景一:
这个房子出租她首先她想到在小区群里发一下,如果有邻居租就不挂到中介,这样也好让租户省下中介费。于是她编辑了一条出租信息发到邻居群里。很快,就有一个邻居联系,是她儿子幼儿园同学的妈妈。
茉莉问同学妈妈是否租房。同学妈妈说她现在在中介干,可以帮忙把房子挂出来。以下同学妈妈简称中介1。
茉莉说不用了,房子还没有腾出来,暂时不想在中介挂。
中介1 说,“可以如果出租成功了给你返一部分费用”。
茉莉说:“不用了,我只想找个好租户,爱护房子就行”。(心理语言:如果因为这几百块钱找个糟蹋房子的租户,不值当)
中介1问:“打算租多少钱”
茉莉回答“145平,带一个车位,全套家具家电,租5000吧”。
中介1说“5000太贵了,租不出去”
茉莉心想,我就是要租这个价格,如果遇到合适的租户了,价格还可以商量。如果因为几百块钱计较的,那也不是能住得起这个房子的人。这个中介有点不靠谱。
不过面上茉莉没说什么,但也不再理她,没有再回复她。
中介1看茉莉没理她,又接着问“你对租户有什么要求吗”
茉莉回答说“首先是居家,其次是能长期住的最好,最少签2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