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与朋友聊天。聊到小孩的教育问题,她说现在的孩子太难教育了。不只是吃好穿好,还要让她/他在学校学习能跟上、情商能跟上等等,总之就是一个累。
她说最重要的是现在的孩子共情很难。
她给我举一个例子。她给十岁的儿子讲:小时候父母单位年节发福利,发的是活鸡。当然要等到吃的时候才宰杀。前面只能放在卫生巾里养几天。那时还小的她每天最怕的就是上厕所。因为怕被鸡叨屁股。
这个事情说出来,我们这个年纪的人能很理解。
她说十岁的儿子听了就很纳闷,问她:妈妈,你怎么不到楼上去上厕所。我们听了都笑了。
朋友家住的是复式,孩子的爷爷奶奶也是别墅。孩子出生就是这样的环境,自然理解不了妈妈说的情况。
我们聊到独生子女,父母为她/他们,做的一切,她们/他们都会觉得是理所当然的。
这个好像也是环境现象。因为很多独生子孩子一出生就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轮番围着宠着,什么都给做好、安排好。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让她/他们去关心大人好像也没有太多的机会。
一下让孩子变得非常懂事的为别人着想,那一定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所以,这时我们的父母也会焦虑。
我也不由的想到以前和一个老板聊天聊到的。他聊到一个大学老师也偶尔会到他的会所和他们玩耍。不过次数不多。究其原因,就是他们这些大老板一出手一个局下来可以花个大几千上万,大家轮流坐庄。大学老师即便工资再高,也经不起这样的花销。
闲下来把这些想到了一处,不由想到大家常说的门当户对那是相当有现实道理的。
不同的阶层或者属性的人在认知和常规思维上就是完全不同的,我们让彼此在短期内达成共情和谐共生,那一定是有一方在尽力向另一方靠拢的过程。情绪上的可能忍一忍也能过去,但是经济上的,有时绝不是忍一忍就能过去的。努力靠拢并跟上,必有一方时间久了会承受不住。
想到网络上流行的一句话“你努力达到的终点有时不过只是别人的一个起点”。
一个家庭中共同生活的父母与孩子之间因为岁数差距带来的年代认知不同,就能让彼此觉得有一定的隔阂需要努力去打破。更何况是不同家庭、不同阶层的人之间。
所以,无论朋友之间还是同事直间或者夫妻、合伙人之间,能做到和谐相处共情共事那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