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是否有经历过这样一种情况,身边亲人时常不知觉的关心,让你感到些许的无所适从?但是你又会告诉自己,这是因为他们关心自己,是在乎,是好意,不能辜负他们的关心关爱。可当你真的这样思考的时候,又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如鲠在喉?
我就时常被这样一种事无巨细的“关心”裹挟着,仿佛自己仍是一个需要被照料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大家应该也听过这样一句话“在父母眼中,子女永远是孩子”。当然,这句话的本质是正向的,它所传递和表达的是父母内心对子女的爱。只是在我这里,却体悟到了这句话的另一面。
后来想想,我一直所追崇的一句话,甚至将它当成我的人生座右铭,应该也与我的成长环境,经历有关。“我们终其一生,都在摆脱他人的期待,成为真正的自己”。是的,我一直一直都在坚持成为我自己。
我已年近三十,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即将也要迎来自己的孩子,这些客观的社会身份属性,都使我认为,我是可以去做好、规划好任何一件事情的。但在此过程中,或许最不放心的便是我的母亲。因为她总是事无巨细地想要替我安排规划好接下来的事,不知是不放心我做事?还是源于她时常没来由的操心?哪怕我现在不经常和她见面,我都能时常接收到她的“远程指挥信息”,同领导的任务部署般,并且需要我执行后进行反馈。当然这些需要处理的信息不同于工作消息那么冰冷,它们又总是带着些许热切的关怀,让你觉得她是在关心你。但,这真的是我所想要和需要的关心吗?
我们常会被亲密关系所桎梏,拼命挣扎,却无法挣脱。那些打着为你好旗号的“关心”,在我看来,一旦逾越了自己的心理边界,其实本质上就是一种控制。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管拥有多少种社会身份,你仍是你,是你自己。我们拥有能活下去甚至活得好的能力,而那些不时闯进生活里的关心,其实已经侵犯了我们的生活。试想,没有这些“关心”我们就不能够好好生活吗?或者换个说法,即便缺少这些“关心”,我们是否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和规划去生活呢?我想一定是可以的。
我是个极具边界感的人,却恰好拥有个总是试图打破入侵我边界的母亲,我们就像一对共生关系一般,相辅相成,不知是否是她的入侵,造就了我极强的边界,还是我极强的边界,才令她总想不断尝试并突破我的壁垒。想想也真是有趣。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和任何人走得太近,都是一场灾难”。所以我也一直秉持着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原则,但唯独,无法适用在亲人身上。或许这世上最难协调和处理的,便是亲密关系。想逃离,又能逃到哪里去呢?朋友可以重新结交,但父母却永远是你的父母。只能选择无奈地保持适当距离,尽可能不让自己的边界一直被侵扰。
我们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上,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关系网。有的复杂,有的简单,但哪怕再简单的关系也会拥有一两个比较亲密的身份,我想说,如果可以,请守好自己的边界,守好自己的能量,一旦在亲密关系甚至平常关系中感到不适时,适时离开,保持距离,因为我们无法改变他人,但是能想办法守护好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