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婆婆约大附中小校友周伯伯说过,他父亲早年在武汉海关工作过。上网查了,中国最早开埠的四大海关依次是:上海外滩的江海关,天津海河边的津海关,武汉汉口的江汉关,广东广州的粤海关。现在我们一行三人正沿着中山北路向江汉关所在地江滩行进,一路上,各种有着宽大柱础的罗马圆柱、类似外滩那样的高楼一幢接着一幢。中午时分,老杜开始去体验当地特色——热干面,教授还是一如既往的牛肉面,我不爱吃面,到隔壁甜品店买了雪媚娘一类的奶油馅大糯米团,独自大快朵颐。
填饱肚子后继续前行,把和福州路上大楼相似的武汉图书馆和门前有八根立柱的西式建筑美术馆一一揽入镜中。保华路上,沿街一长溜老式三层弄堂建筑和上海四川路多伦路上的建筑极为相似,那是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保元里。
来到比我们的新天地小很多的吉庆街,小吃店大多卷帘门紧闭,三上三下的老式里弄房屋都经过整修,涂上了橙黄色的涂料,重新铺就的地面干净整洁。路边圆桌旁的雕塑讲述着老武汉人的生活场景:有埋头修鞋的,有拉琴弹琴的,有喝酒唱歌的,挺生动的。老杜捣蛋地脱下鞋子,放在修鞋的铺上,让雕像为他修鞋,傻不拉几的,人家才不会搭理他呢!
十几分钟后,我们眼前出现了一座和上海海关相似的老建筑,高耸的钟楼上,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建筑正立面有八根大圆柱,大门上面从左至右用繁体字写着“江汉关”三个大字,气度不凡,符合我等对它的期望值。江汉关前的广场上有一对新人在拍着婚纱照,广场一侧有一座铜质雕塑,前面铜牌上面写着:收回英租界(1927年)。
没有时间去找周伯伯当年住过的老房,我们去找眼下的网红打卡地:黎黄陂路,大约要走三四条街吧。为了不错过我钟爱的老建筑,我们一直走在江岸对面的街道上。在南京路口的转角上看见一幢体量宽大呈三角形且缺了一只角的老建筑,它的正门就在那个缺口上,门口有两根爱奥尼亚大圆柱,一侧和沿江大道平行,一侧和南京路平行。南京路一面有十根和正门相同的大圆柱,沿江大道一面有六根同样的大圆柱,整个建筑外墙上的雕饰都很精致。现在是武汉中信银行所在地。
前面一幢楼有高大的带圆弧形的玻璃窗,过去是美国花旗银行,现在是中国工商银行。再往前走,一幢更大更高的建筑不是我的手机镜头能容得下,只能用拍视频的方式来把它留下了,现在它属于光大银行。这一路都是高大的外滩式建筑,对建筑情有独钟却不甚了了的我无能一一赘述了。
突然一座气势好大的新建筑映入眼帘,前面三层主楼的外墙上部镜面玻璃上反映的是对面马路上的建筑,下部是不断流下的水幕,有中英文字母贴着“武汉马可波罗酒店”的字样。马路对面高大的门楼上从左至右用繁体字写着:顺丰茶栈码头,表明了它原来的身份。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