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物质生活越来越好,精神生活匮乏了,快乐自然少了。
在我们村,以前,大家住的都是破瓦房,院子都是用石头垒的,不到一米高,大门都没有,最多用几根木棍扎个方框,中间用细棍捆绑一下。上锁的都不多。
这家一喊,那家在院子里就答应了。孩子们满大街跑,这家跑那家,那家又跑下一家。非常热闹和谐。
每家几乎喂的都有狗。从来都不拴。有人来了,主人吆喝几声,它们很听话,一般吓唬人,不咬人。除非你伤害了它。
那时候穷,大家端一碗饭,坐在十字路口。饭市上非常热闹,大家边吃饭,边聊天。
天南海北,随便说。讲讲故事,说说笑话,大家一起说说笑笑,热热闹闹,开开心心,一副祥和快乐的图画。
一家有事儿了,几十家都会来帮忙。特别是白事儿。家里有白事儿的人,双腿给你往地上一跪,无论你是当官的还是种地的,还是在城市上班做生意的,那怕一点赚万金,也得暂停,去帮忙。
这是村里多年的规矩,没人破坏。因为谁家没有老人?
而现在呢?有钱了,可以掏钱请别人来打墓,请人来抬重。甚至不想哭了,掏钱请个哭灵的。
只要有钱,啥事儿都能办。丧葬一条龙服务,很周全。执事儿的都有,什么风俗习惯,他们都知道。
现在,村里人感觉钱重要了,人情淡了啊!
都盖起了新式的平房和楼房,标准的四合院,红漆大门一关,与街坊邻居亲热、温暖、招呼都隔开了。
村里十字路口早已没有了当年的饭市儿。各自坐在各自的堂屋里,吃饭、看电视、聊天,刷手机……
大家大门不想出,四门儿不想迈了,一个人的世界,哪里会有真正的快乐啊!看电视一家人有一群人快乐吗?
村里十字路口,看霍元甲,看射雕英雄传的场面,再也没有出现过。那些电视中的情节。都是饭市上的谈资啊。一家儿人,哪里有几十人上百人的辩论精彩啊!
孩子们不再在一起,打打闹闹,不在一起斗鸡,不在一起着捉老鹰做游戏,不在一起踢毽子跳绳,……
他们作业做完,看电视,看手机,打游戏。眼睛早早的近视了,带个小眼镜,多么丑陋啊!
家长都干这些,言传身教,孩子无事可干,当然也跟着学了。
乡亲们之间的互动,越来越少了。以前,村里的人差不多,谁都知道谁,现在呢?有的媳妇娶了五七年了,孩子都生几个了,很多人还不知道是谁家的人。
他们都是窝在家里,玩手机,看电视,打游戏。与大家见面的机会少之又少。
这样过不了多久,一个村里的人,都变成是陌生人了。
所以,现在我们村里,物质条件都好了,有吃有穿,只要出去干,都有钱花。但是,真正的快乐,都是在很多人的回忆里。
就连过年吧,现在都感觉没有年味了。
以前大家一起玩狮子龙动,敲锣的,打鼓的,举旗的……全村人排了长长的一队。男女老少都参加。
翻筋斗,骑单轱轮车,打马车轱辘,把绣球扔的老高老高,众人去抢,老人孩子都是眉开眼笑,精彩热闹啊!
如今,谁还看这些?谁还玩这些?都是一代人美好的回忆啊!
这究竟是社会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谁能说的清吗?大家只是感到,没啥好吃的,没啥好玩的。朋友,你有同感吗?
我们能否让孩子过上,我们小时候的童年?
冬天在小河里溜冰,在冰面上打提溜,还去房檐下拽冰刀冰棒棒吃;夏天在小河里游泳,摸鱼虾,在柿子树上摸柿木猴;春天去采水芹菜,去小河边紧毛呀,上树摘柳丝儿,摘榆钱,摘槐花;秋天去河里采莲子,割芦苇,田间地头捉蚂蚱捉蟋蟀……
我带孩子去,小时候玩的山上小树林里。他爬到柿子树上不下来。带他捉了一次蚂蚱,后来,他经常给我提起,还想去捉蚂蚱,去摘野果,去挖蒲公英。
真的想多带他去几次,可太忙了!得赚钱养家啊。人家都往城里买房,我也想变成城里人。
真是,欲望无止境,这山望着那山高啊!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生活,加油,努力赚钱!
何时赚钱是个够?也许到老的那天,到自己干不动的那天吧。
现在,想吃啥买啥,物质生活比以前好太多了!用母亲的话说:现在都是在天堂里过。
可真正快乐的人有几个?我的快乐就是在回忆里。现实是,赚钱越多越好。
钱越多,越快乐吗?多少人,到吃饭的时间了,不知道吃啥好。
人,不知道饿呀!饥不择食。钱只是数字,孩子上学需要多少钱,找工作需要多少钱,买房子需要多少钱?结婚需要多少钱?……
有谁问过:快乐值多少钱?
一天的快乐多少钱,一辈子的快乐多少钱呢?还是一刻的快乐多少钱?
在膨胀的欲望里,在不断的赚钱过程里,你究竟有多少快乐呢?
朋友,你想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