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智者知道,情绪是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身体以及自我最好方式。
我们要想驾驭情绪,管理情绪,就必须先学会面对,在这一过程中看到情绪背后自己真实的意图。
如果你不知如何下手,我建议你尝试一下情绪日记。
1 什么是情绪日记?
情绪日记,是一种通过写日记的方式了解自己情绪所处的状态,分析不良情绪的来源,找出如何处理的有效方法。
做会计记账时,我们重点关注的是数字;
做个人日记时,我们重点关注的是事情。
而情绪日记,则是重点关注我们的情绪如何发生。
每个人书写情绪日记的方法,不一定完全相同。
但是一定逃不过这三个关键点:
一、直观的情绪与感受
二、可能影响情绪发生的原因
三、根据感受进行的思考或采取的行动
2情绪日记的五个作用
1.它能帮助你决定行动的方向回想一下你最近一次发现自己情绪急剧上升的情景。
你觉得你能在那一刻做出决定吗?
情绪日记可以帮助你注意到自己每天的情绪,这样你就能找到最好的应对方法。
2.它能帮助你表达你的情绪情绪日记是一个安全的容器,在那里你可以不加评判地去感受一切。
这是一个既能治疗又能增强力量的过程。
你不必担心别人会如何接受你的话,因为你是在和自己对话。
3.它能支持你的康复过程情绪日记可以让你整理出生活中发生的困难事件,这样你就可以开始理解它们。更重要的是,这个治疗过程能够让你更深入地了解自己,这是任何治疗过程的核心部分。
4.它有助于揭示你的触发因素是什么我们都有情绪触发点。
触发情绪的因素是人、话语、观点、情况或环境,这些因素都会在我们体内引发强烈和过度的情绪反应。如果你不努力找出这些诱因的根源,你的情绪就会压倒你。
5.它能帮你找到一线希望当消极情绪占据上风时,你就会情不自禁地在其中挣扎。
而写日记为情绪宣泄提供了一个机会,从而帮助你的大脑反过来调节情绪,当你在生活中遇到逆境时,你也会更倾向于找到一线希望。
如何书写情绪日记?
在这里为大家提供几个步骤:
第一步:写出所发生的事件,具体的情境。
第二步:写出你的感觉,表明自己的情绪。如,我觉得很气愤,或我觉得很沮丧,我觉得...
第三步:分析导致情绪产生的思想和诠释,这是情绪日记最难的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问自己下面几个问题:令我产生这种情绪背后的思想是什么?
(省察自己的思维)这种思想是事实还是自己的意见?若是事实,是真的吗?
第四步:分析完自己的思想后,问自己:我的需要是什么?我这个需求是否可以在不改变对方的情况下得到满足?
第五步:我的建设性想法是?我的建设性行动是?
以蔡康永书写的情绪日记为例,为大家做出简单解读:
首先,他先规定了情景:金鹰奖典礼现场。
随后,他如实写下了自己“惭愧”的感觉。
那么,为什么惭愧呢?
原来是典礼上播出的一位去世的人物,之前对他有恩。
但是他甚至不知道他过世的消息,在自己成名之后也没有做出回报。
最后,他经过思考,明白了他只是感叹于人生无常,并感觉到惭愧,但是并没有过多地谴责自己。
可见,情绪日记不是文学作品,不需要文字的润色,也不用规定篇幅的长短,它就是很短暂的一个记录。
我们只需要抓住“感受”、“原因”、“思考和行动”三个重点,便可以轻松地写出情绪日记。
好了,从现在开始,试着写出你的第一篇情绪日记吧!如有任何问题,欢迎下方留言或后台私信
练习:
此刻心情异常焦躁,也不知道是不是这几天快要生理期的原因。
场景:在家强迫孩子完成阅读作业
1,今天在家辅导孩子读书,读着读着他感受到困难和难点了,拼音汉字掌握的没那么熟悉,就不太愿意读了,跟我开始摆烂放弃撒娇的状态,要做放弃的动作。
感觉:
我的火气和不耐烦一下涌现出来,有种不读完就没有未来的恐惧感,那种必须要求读的执念一下子就来了,还很生气,说,你爱读不读,不读就拉倒,我管不了你不管了,让你们老师管去吧,有点推卸责任的态度,也有遇到困难要放弃,任之为之,因为有无力感,每次读书写字的时候总是有心情波动,不耐烦,影响亲子关系,我也很沮丧甚至很无力。
导致情绪产生的思想和诠释:
1,这次不读,就感觉未来要完蛋了的感觉。
2,这次管不了,就感觉自己总管不了孩子的无力感。
3,对未来的焦虑和恐惧感,因为当下的自己面对很多现实因素的挫败感,让自己害怕恐惧自己教育出来的孩子未来也没办法面对残酷的现实,真的很恐慌。
问自己下面几个问题:令我产生这种情绪背后的思想是什么?
(省察自己的思维)这种思想是事实还是自己的意见?若是事实,是真的吗?
自己面对现实环境因素时的恐惧感焦虑感投射到了孩子身上,认为不读书,没有跟上大部队的节奏就会落后于人,教育局已经明文规定,不可以给123年级留作业,可是老师校方还是会留作业,明明是很多人超前完成学习内容,孩子该听故事培养创造力,却安排不断的超前完成作业,为什么要为别人的错误而买单呢?学习是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
很多次都会因为学习的事情影响亲子关系,或者负面情绪的回馈,让孩子慢慢的厌烦学习,这背离了学习的本质,学习其实是愉快而富有乐趣的,而不是痛苦的,这都是负面的信念系统。
并不是事实,昨天读了,前些天也读了,并不能因为这次去否定孩子的学习力。日常孩子还是愿意学习写作业的。
我的需求是什么?
1,是想要控制,按照自己的节奏完成,没有考虑孩子当下的意愿度,也没有提前规划计划达成一致。
2,还是想要孩子认真学习,能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能把时间也放在心思上,独立的完成最好了。
不改变对方得到满足?
1,按照他自己的节奏
2,商量好计划好,规划好学习任务。
建设性想法:如果在时间条件下允许要固定每天的阅读时间,这样形成习惯。如果特别有情绪的时候也可以用缓兵之计,不要把一次当每次,这样能消除无力感,把难度和量重新调整一下。
建设性行动:跟孩子多交流,协商
我们只需要抓住“感受”、“原因”、“思考和行动”三个重点,便可以轻松地写出情绪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