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感觉城市和乡村的年味儿越来越浓了。
传统的年味儿,从小年开始,就是我们传统的腊月二十三祭祀灶神开始。
实际上城市里面从腊月二十左右就开始有年味了,主街道的路灯上就开始挂灯笼了,主街道的十字路口小广场上处处都有龙年大吉的过年标语,有关龙年的一些图案和临时性的塑料的雕像。处处都洋溢着年的味道,特别是到了晚上,路灯加上红色的霓虹灯,那种韵味就更加的浓厚、特别。
各个小区的门口也拉上了新年祝福的标语。大门两边贴上了新年的对联,挂上了平常没有的红灯笼。在家家户户的门上有的不在城市里面过年的,早已经挂上了红灯笼。如果在本地过年的,一般到大年三十才挂灯笼,才贴对联。
祭祀灶神一般是老年人,中年人才知道的习俗,现在年轻一代很少知道的。网络上说我国的祭祀灶神一般是北方腊月二十三号,南方腊月二十四号。我们四川这里虽然属于南方(如果以长江为划分界限的话,我们这里就是长江以北,应该算北方吧),但是从老祖宗传下来就一直是腊月二十三号祭祀灶神。或许湖广填四川的时候,我们是从北方搬入这里的。
其次是回老家上坟,迎接老祖宗回家过年的习俗。这个习俗也各地不同。我现在所住的地方有立春过后不上坟的习惯。但是我们老家一直是大年三十,午饭过后,同族同姓的人一起上坟迎接老祖宗,从小到大一直是这个时间,也就没有管是不是立春之前或过后,现在在外地安家的人比较多,回家一起约起,给老祖宗上坟的时间一般就是在腊月二十和三十之间选一个时间。同在四川之内,我老婆家乡却是大年初一同姓同族的人一起上坟迎接老祖宗。
这就是年前的几项活动。这些活动让新年有了仪式感,有了传统的意味,有了年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