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性别而言,人是有不同的。对家庭而言,男人和女人是家庭的基础。
当我读海爷爷的《谁在我家》时,我在乎更多的是男人和女人。海爷爷说:“男性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女性服务”。“你要知道,当女人跟从男人的时候,实际上,大多数家庭运作得会更好”。……海爷爷对男人和女人有太多洞见。
当我从这些洞见中看到自己时,我越来越觉得:我不是一个称职的女人。我不知道是什么在干扰我正常的生活?看到这些洞见,再回头看看自己,我怎样与它南辕北撤,没哪样是在顺其自然?
海爷爷说过一句话,那就是“想要在思维层面去了解一种经历过的体验就好像想抓住一团火一样,如果你非要明确的诠释它,到手的顶多只是一把灰。”于是,只有承认并接受事物本来面目即真实性,我们才获得平衡与自由。
我也看到一股力量在冲击男人。也就是:在母亲的雌威下,他以后很可能成为一个感情骗子和调情高手,但他无法成长为一个珍惜女人并维持长久伴侣关系的男人,无法成为一个好爸爸,也无力维持一段平等的男女关系。他必须放弃那最原始、最亲密的母亲的依附关系,去接受父亲的影响。
在过去的时代,一个男孩离开母亲的过程是通过启蒙式的社会仪式完成的。在这些仪式之后,男孩走进了父亲的世界,不能再像小孩子那样和妈妈住在一起。
现在,传统文化中促进这个过程的仪式已经不知所综了,离开母亲的过程变得痛苦不堪而且困难重重。虽然说兵役对于男孩离开母亲的影响而进入父亲的世界多少有些帮助,但是对于现在的年轻男孩来说,仅仅是服兵役就让他们觉得无能为力、不知所措。
在现实生活中你可以注意到:受父亲影响的儿子,比起眷恋母亲的儿子来说,会更加尊重、疼爱母亲(虽然不管哪一种情况下,母亲都没有损失)。同样的道理,当一个女儿抛开对父亲的眷恋、回到母亲的身边时,她并没有失去父亲,她的父亲也没有失去她,反而她会更尊重父亲,更爱父亲。
请注意,当儿子亲近父亲,女儿亲近母亲时,伴侣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亲密,那么在这家庭中就不会发生混乱了。
对于我们女性来说:与母亲的相处,适当做法是:保持谦恭的态度,就像收到母亲的礼物那样接受和承认自己的女性部分。
对于那些自吹自擂、趾高气扬、飞扬跋扈的好像很有男人味的男人,实际上还只是处在母亲的宝贝儿子的阶段。
男人和其他男人在一起,做男人应该做的事,女人和其他女人在一起,做女人应该做的事,这个才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伴侣能做到这一点,他们的关系就会保持充足的活力,能够不断地深入发展。在充满爱意的浪漫世界中,伴侣双方能顾及这一因素,必将能满足了对方所需要的一切。
男人按女人的标准来要求女方,女人按男人的标准来要求男方,男女之间才有可能形成连结。彼此之间平等的唯一标准,就是双方平衡和满足的感觉。男女双方的问题,解决的前提是接受叛逆带来的愧疚。虽然他们的良知要求的并不相同,但他们必须消除原有的社会信念,并让自己去体会良性的系统平衡。双方必须接受和认同对方的一切,包括文化背景、家庭习惯、沟通方式等,一起采用第三种可行的方式相处。
和以前相比,现代的伴侣更尊重对方的家庭,并用增加新的信念、热心参与社会服务等方式在新的层面上相互融合。
伴侣之间爱的相互依赖和系统内成员之间的关系是不容忽视的。对于系统来说,为了爱发展顺利、结出硕果,系统内平衡的环境是其中一个关键因素。付出太多的爱来弥补系统的不平衡是不会成功的。爱只是一颗种子,并不能改变土壤。
对于家庭而言,家庭的重心转移到男人的影响下时,家庭中所有成员都会觉得比较轻松,孩子会有足够的安全感,敢于出去经历风浪;伴侣之间会爱火更炽,重温旧梦。在丈夫首先为家人幸福着想,用发自内心的关怀来带领家人,明白男人要为女人服务的时候,女人就会心甘情愿地跟随。如果男人误解服务的含义,逃避服务,不能完成这些服务,那么他和他的家人就会饱尝因之而带来的苦果。一般而言,在女人负责家庭的生活、男人负责保卫家庭的安全,并且全家人顺从他的领导的情况下,家庭生活就会幸福美满。对一个男人而言,维护家人的幸福是一种责任,也是普遍存在的深沉情感之一。
家庭和谐时,许多女人会得到难以置信的、极大的放松和满足,感觉到自然而然的舒服自在,察觉到自己很自然地跟随那个真心实意带领照顾家庭的男人。对男人来说,当他们的照顾受到认同和肯定时,就会脱胎换骨,变得更加成熟稳健。在伴侣关系中,爱始终是平等的,需要双方的参与。平等的伴侣关系,才是真正有益于爱的发展的。用心良苦的愿望和闭门造车式的设想都是不切实际、不能接受的。
总之,男人和女人,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特性,但是他们的共同存在,才是完整的。我们除了看到,更多的是尊重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