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第四个节气。斗指酉;太阳达黄经180°。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秋分,“分”即为“平分”、“半”的意思,除了指昼夜平分外,还有一层意思是平分了秋季。秋分日后,太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逐日下降 。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中秋节由“秋夕祭月”演变而来。2018年6月21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批复发布,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节日活动主要有文艺汇演与农事竞赛。
秋分三候
雷始收声: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蛰虫坯户:一些春分出土活动的小虫,在秋分过后也会陆陆续续回到土里,准备过冬。
水始涸:水气也不像夏天时那么充沛,将开始逐渐干涸,因此我们会觉得空气越来越干燥了。
秋分三候时间段,秋分之日雷始收声,又五日蛰虫培户,又五日水始涸。也就是说每隔5天是一候。
活动:
1、 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
2、吃秋菜(野苋菜)
3、祭月(秋分一般会遇上中秋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部分内容来源中国文明网—秋分节气各种习俗)。
4、秋分竖蛋
5、秋收(棉花、晚稻等)、秋耕、秋种(冬麦、油菜)
6、收落叶。
7、纺织、理絮、练帛、捣衣
8、刈豆角
苏木的颜色(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