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是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艺术的博大精神,源于它立世五千余年。
在这个星期二的下午,我们城关镇南街小学迎来了戏曲进校园的活动。
同学们都一个个怀着激动之心整整齐齐来到了现场,校园西操场搭起来简单的舞台,主持人闪亮登场。
演员们一个个犹如一道和煦的春风,将戏曲的气息撒至操场的各个角落;一个迈步仿佛让人身临其境般,把我们带入了戏曲的大殿。
我们在演员们身上看到了戏曲的魅力,不是想象的那么乏味,而是令人沉醉于此。同学们的目光紧盯着舞台上的演员,眼中充满了赞叹的神色,好美丽啊!原来戏曲也可以演绎得这么洒脱,富有虚实的色彩。
节目进行到第️四首曲子的时候,主持人问:“谁知道花木兰的故事?”有一位一年级的小姑娘在人群中高高的举起了小手,她一点也不怯场,大胆走上台,说:“我虽然不知道花木兰的故事,但是我会唱。”主持人就请唱花木兰选段的人员上台和这位小朋友一起唱《谁说女子不如男》。
唱完后,台下响起了阵阵热烈的掌声。主持人问:“你怎么会唱?”这时她做了一个举动,让台下人的眼神瞬间都跟着她一起来到台下,孩子跑到了现场班级队伍的后面,走到柴会景老师的跟前拉起老师的手一起来到舞台中央。“哦,你把自己的老师给拉上台了。”主持人说到。“你学了多长时间?”“每周五下午的第三节社团活动柴老师教我们的,我们只上了五次课。”台下响起了阵阵热烈的掌声。
下面有请柴会景老师给大家唱一段。
舞台上演员的一招一式,如行云流水,不愧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们汗水的背后除了努力,更是坚持,演员们的唱、念、做、打看似信手捏来的,却在台下付出了不知道有多少的汗水。
演员们精彩的表演结束,台下同学们的掌声犹如阵阵波涛,席卷了整个校园,叫好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演员们谢幕的微笑,沐浴在同学们的赞美声中,也表达了他们内心的喜悦之情。
台上演员的付出也离不开后台人员的努力。
对于传统文化的传递来说,校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境土壤。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艺术的瑰宝,是珍贵的,需要大家的不懈努力去延续这份辉煌,我相信,戏曲必定会闪耀出它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