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讲一个故事哈。
有一个女人,生活在成都的一个小区里。早晨,外面的天还是黑黢黢的,她被小区此起彼伏的嘹亮的鸡鸣叫声叫醒。
春节就在一个星期后,这些欢唱的大公鸡是被她邻居们乡下的亲戚送上来的吧,送给他们所爱的城里亲人。这些大公鸡无疑都有一把好嗓子,胜过小区所有的闹钟,最早的一次不到四点钟,她就被唱醒了。
那一瞬间,她仿佛回到了雪山下的乡下老家,那些鸡鸣狗跳的日子就这样鲜活地蹦回到她的脑海中。
于是她不再讨厌公鸡的打扰,原谅她不厚道地笑着想:公鸡终将在年夜饭上成为一道美味的佳肴,成为大家团聚中大吉大利的象征。
她的故乡就在3000公里外,在这个飞机高速发达的时代,当天就可以回去。但是她回不去了,从前每一次深情地靠近,都会以心碎的结局收场,她再也不想虐着自己玩了。
上星期小时候的同学邀请她回家参加他儿子的婚宴,她只出了礼金表达恭喜。
十年前,中年的她终于明白:她没有活成家人眼中位高权重或富贵逼人的模样,不如那个谁谁谁那么有钱,也不是那个谁谁谁那么有权,让他们痛苦了,让他们的期望落空,所以她受到的待遇才是最真实的人间相遇。
他们最想让她成为的样子,就是当时留在家乡,在家族的扶持下青云直上,然后反哺家族,可她终究让他们深深地失望了。
而她能捧出的只有赤子之心的热忱和亲人之间的爱意礼物,可这些是他们看不上眼的。他们有那么多的亲人,真的不差她这一个。
讨好一些不再爱你的亲人,讨好一些心里没有你的亲人,是很苦的,是会让你在夜里把泪流干的,她试过了。
一次次的接近,一次次的证明,当自己的心被别人当泥土一样对待的时候,她的心也是会疼的。
她选择了爱自己,成全自己,就像少年时离开家去远方求学,义无反顾选择留在自己喜欢的地方一样。她继续去追寻她的热爱,她喜欢大海,喜欢江南,喜欢经史子集,喜欢琴棋书画,喜欢去悟透这个世界上的道理,喜欢美丽的男人和女人。
可她仍然思乡,在孩子不停地追问中:“妈妈,你的老家是什么样子的?”她给他描画,向他解释。一次次的好奇累积起来,孩子终于付诸行动,独自去了她的故乡。
孩子迷醉在甜蜜的水果中,啤酒和羊肉的美味里,亲朋环绕的爱意里,异域风情的眼眸里……傍晚,孩子游走在漫天的飞雪中,打来视频问她:“为什么这里这么美,你从前不留在这里?”
她看着他视频中的故乡,除了雪山和树木,再不似她熟悉的模样,人间终于还是换了山河。二十多年过去,所有忆中的图像都只能活在记忆中了。
她笑着问他什么时候回来,孩子说很快就回家了。
是的,她这里是孩子的家,她是孩子的故乡,而给她故乡的那个人早已去了天上。
给她故乡的人和她之间缺乏对对方的认同,但他们可能都不缺乏对彼此最真挚的爱,他们都曾经执拗地想让对方承认自己的努力和价值观,可他们最终都倔强地扭转了头,互相对峙。
在疾病带走一方后,让另一方痛不欲生,在活着的日子里不停悔恨自己的狭隘、自私和逃避。
后来她去学心理学,去学疗愈,去深刻地研究这个世界的爱与被爱,祈祷着:“愿上苍赐我爱与被爱的力量,疗愈这世间所有的伤,愿我拥有最温柔最温暖的强大力量。”
她发现桃树的枝干砍伤后会流出汁液,凝成桃胶,这些桃胶被爱美的女人采走,被体弱的妇人炖煮,养颜补身;她看见松枝受伤后生出的结疤,被采药的人采走,据说是治疗关节炎和节结的良药。所有痛苦的伤口,如果不溃烂生癌,愈合后都是人间的良药。
她用自己的文字天赋在简书写下了第一本书,疗愈自己,温暖自己,记录自己曾被世界温柔以待的儿时时光,那些温柔最终抚慰了她的灵魂;她又写了第二本书,告诉祖先她灵魂要去的方向 ;她写了第三本书,去时间的长河里轮回,重新改写破碎的命盘,让一个个善魂去看见、去经历,痛不欲生,绝地反击,拼命生长,直到充满智慧的光芒,惟有智慧,能让所有的世界都安详。
她所有昵称名字都叫阿拉木汗常安,阿拉木汗,是当地语言“果园里的姑娘”之意,她用此名礼赞故乡!并祝福自己:自己是一个常常自在安宁的果园里的小姑娘,是一个在文字殿堂里种果子的小姑娘。
她热爱故乡的昆仑雪山,终有一天她会重回故乡,捧上她甘美的果实去祭拜祖先,告诉他们,她没有在红尘的繁华中沉沦、没有忘祖背宗,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财富和权势能眩人耳目,或许能彪炳千秋让家族辉煌外,艺术一样能够永恒!能让所有看到她书的人知道祖先们曾经是那样的慈爱,那样的拼搏,他们是怎样在荒芜的土地上建设出一个个村庄和一座座城市,把文明流传下来。
那一天,她天上的祖先会笑着看她回到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