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因为隔壁的民宿需要设计装修,民宿主人请到一位从台湾来的设计师,因为需要全程设计监督,这位台湾设计师要暂住在我们这儿一段时间,因此跟他有了接触学习的机会。
看到他每天画图工作到很晚,每日只吃两餐饭,在工地上带着工人师傅们做事,凡事都会躬身下作、亲力亲为,妈妈看到就对我说,“这个设计师不仅要设计,还什么粗活脏活都要干呢!”,可能在平常人的眼中一个很优秀的设计师是不需要做这些事情的。我们也很感触台湾人真得很有礼貌,给见到的每一个人都会点头打招呼,对人客客气气,可以感受到他们已将教养刻在骨子里。
昨晚有机会,我们跟他聊起了我们所以看到的,我们说起我们很好奇为什么他所做的跟我们头脑中想象的设计师会那么地不同,他是怎么跟大陆的工人工作相处的?如何来平衡这种关系。
我跟他提起2018年我们去台湾的经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台湾的民众非常的NICE,跟他们相处非常地舒服。我也聊起我们这边有这边的环境、教育背景,可以感受到的是我们这边的人很勤劳,特别是我们的上一辈,他们从很困苦的岁月中走过来,他们的生命很有韧性,他们接受的教育大多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要能吃苦,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经济收入增加,吃苦已经不是这个时代的主题,最多的是人和人的需要共同的协作,在如何做人做事上,如何与人相处方面,大家都需要再学习。
说到这里,他跟我分享了他再来到大陆后跟这里的工人师傅们相处的经历,开始会觉得比较不适应,因为在台湾工作的情况是只要是分配完任务,一周下来,设计师不用去工地,师傅们也会按质量按进度将工作做好,在这边来不太一样的是工人师傅们一定需要有人盯着才行,他们比较喜欢按着自己的想法来做事,比如为了顺应景区只有早上一早才能用车子运送材料,所以师傅到了以后,一定会开始开工忙着敲敲打打,忘记这样可能会影响到我们这边的客人,沟通了很多次,但是师傅们依然会按着自己的想法来做。
面对这边师傅不同的表现,他说自己检讨的是自己的问题,第一要去了解这边师傅不一样的背景,第二就是自己可以怎么去做让师傅明白自己的意思。在遇上自己所带来的新五金的工艺要如何跟这边师傅传统工艺结合时,如何让他们在需要结合自己的技能又需要在原来传统的工艺上进行创新,这些都需要用心去沟通,师傅们不懂的地方,需要一步步带着他们去做,给大家做好了示范,尊重师傅们的劳动的同时,也了解他们所遇到的困难,这样师傅们少了很多对于自己所不熟悉的事情绪上本能的抗拒,多了一些踏实的感受。他这样的做法让我心生敬佩,能够这样与师傅们相处,了解他们,尊重他们的态度,是我们需要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