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见识》
《见识》是硅谷投资人、国家文津图书奖得主吴军博士首部认知升级类著作,吴军老师认为,与其他外部资源或者个人因素相比,个人的成就首先取决于“见识”。因此在书中,他将自己的经历,以及身边那些时代先行者的经验,以鲜明睿智的方式阐述出来,为你提供一个与众不同的、值得深度思考的看待世界、看待问题的视角。
在我最迷茫的时候读到了这本书,我发现穷不可怕,比贫穷更可怕的是,缺乏见识、缺乏爱、缺乏规矩。
而我恰恰就缺乏这3样,瞬间让我恍然大悟,我开始纠正自己平时的言行和做事方法。
读完这本书,收获最大的是以下三点:
一、人生需要做减法
二、养成Growth mindset
三、要有良好的工作态度
要优先考虑高势能的专业。所谓高势能的专业,就是指那些相对难学,而又是其他专业的基础的专业。比如,数学专业相对计算机专业和商学就是高势能的,计算机专业相对管理专业是高势能的,在读研究生时从高势能转到低势能的专业有可能,反过来绝无可能。
在大学比学习几门课程更重要的目的是从一个只会考试的学生变成一个社会人。
2、《穷爸爸富爸爸》
《富爸爸,穷爸爸》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作者罗伯特・清崎的亲生父亲和朋友的父亲对金钱的看法截然不同,这使他对认识金钱产生了兴趣,最终他接受了朋友的父亲的建议,也就是书中所说的。“富爸爸”的观念,即不要做金钱的奴隶,要让金钱为我们工作,并由此成为一名极富传奇色彩的成功的投资家。
读完这本书,收获最大的是以下三点:
第一:富人不为钱工作
第二:为什么要教授财务知识,会计是世界上最乏味的学科了。但是你想一直富有下去,它又可能是最重要的学科。
第三课:关注自己的事业,职业不等于事业。事业的重心是资产项,而不是你的收入项。当我说关注于你的事业时候,我的意思是建立自己牢固的资产。
只有知识才能解决问题并创造财富,那些不是靠财务知识挣来的钱也不会长久。 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在生活中你挣了多少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留下了多少钱,以及能够留住多久。
富人买入资产。 穷人只有支出。 中产阶级购买自以为是资产的负债。
3、《原则》
作者瑞·达利欧出身美国普通中产家庭,26岁时被炒鱿鱼后在自己的两居室内创办了桥水,现在桥水管理资金超过1 500亿美元,截至2015年年底,盈利超过450亿美元。达利欧曾成功预测2008年金融危机,现在将其白手起家以来40多年的生活和工作原则公开。
人生原则的第二大部分,叫做“通过五步,达到你想要的目标”,这五步分别是:设定目标、识别问题、诊断问题,设计解决方法,执行解决方案。这几步听起来很简单,但大多数人不一定做得到,主要是有两个原因:
第一,人类的天性是自负的,我们都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他人的认可。比如,有人对你的观点表示不赞同,你会下意识地把他人的不赞同视为一种挑战,甚至还会生气。在这种状态下,你很有可能表现失常,决策也可能出现失误,这样就达不到既定的目标。
第二,每个人都有盲点。有的人是近视眼,远处的东西自然就看不清;有的人是远视眼,近处的东西就看不清。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也是一样,我们惯有的思维模式,可能会导致我们无法对形势做出准确而全面的评估。
很多人因为发现机器学习比形成深刻理解容易得多,就盲目信任机器学习。
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人类酷爱竞争的天性将促使我们越来越信任计算机发现的、超出我们理解范围的因果关系。
4、《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填补了心理学书籍和心理学研究之间的沟壑,从历史的角度展示了心理学史上最有名的40项研究,并介绍了这些研究的后续进展和相关研究。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以一个专业人士的眼光看待这些仍炙手可热的历史研究。
本书分十个心理学专题,有“生物学与人类行为”、 “知觉与意识”、“学习和条件反射”、“智力、认知和记忆”、“人的发展”、“情绪和动机”、“人格”、“精神病理学”、“心理治疗”和“社会心理学”。每个专题选取了4项研究。每项研究的内容包括:题目、作者、原始出处、问题提出的背景、理论假设、研究方法、结果、讨论、意义与批评、近期应用和参考文献。
本书既适合于初学心理学的人,也适合于那些从事心理学事业、应用心理学的人。阅读本书,不仅能让人明白什么是科学的心理学,还能够为自己所从事的心理学工作找到依据,并能激发心理学的研究热情,促进更多新的、对实践有指导价值的研究出现。
这本书最吸引人的特色:40项研究实际是上以40个经典的实验范式做基础进行讲解的,这些实验都是在心理学书籍中被广泛引用的,但在本书中,作者用最详细的方法再现了研究者的实验,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同研究着一同研究,一同体验发现事实的喜悦与兴奋,在不知不觉中对每个实验都有了很详尽的了解,从而有利于心理学的学习,最后要说的是,在此书中,你还可以发现心理学家在实验中闪现的智慧,以及实验过程中有趣的偶然事件,同心理学家一起体验实验及发现的快乐。
希望大家能喜欢这本书,喜欢严谨而又妙趣横生的心理学。
心理学的任何一个分支都是建立在生物学基础上的。
人类不是天生害怕白鼠,这种害怕是通过条件反射习得的,并且所习得的恐惧会迁移到其他物体上形成“泛化”。
5、《系统之美》
作为一本实用的入门指南,本书不仅讲解了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列举了常见的系统结构,还详细陈述了复杂系统的3大特征、8大陷阱与对策、12大变革方式以及15大生存法则。作者把系统思考从计算机和方程式的世界中解脱出来,以各种真实的案例,阐述了系统思考如何应用于各种现实问题,向读者展示了如何提升和应用系统思考技能——这一项普遍被认为是21世纪全球领导力的核心技能。
在思考一件事的时候,我的大脑要么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要么是一团乱麻,看完这本书后我建立了系统性思考的模型。
将一件事视为一个系统,将要素、连接、目标拆分,就能清晰地看到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就更能理解事情为什么会发展成这样。
系统是一个由一组相互连接的要素构成的、能够实现某个目标的整体。 任何一个体系都包括三种构成要件:要素、连接、功能或目标。 几乎每一个系统都有一个重要的目标,那就是确保自我永存。 必须通过实际行动来推断系统的目标,而不能只看表面的言辞或其标榜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