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
腾讯内部高强度加班事件的阴云还未散去。
2月9日。
B站员工春节期间猝死事件曾一度闹得沸沸扬扬。
这才过去多长时间。
某东、某滴、某赞、某腾、某B等巨头又开始花式裁员了。
①
滴滴、腾讯、京东、贝壳、有赞大裁员?
▽
早在2013年。
新华网就曾有过“金三银四”的描述。
历年来。
互联网企业在这两个月也挺闹腾。
却不曾想。
2022开年不到3个月。
就有二十多家公司相继爆出裁员。
2022年2月。
继去年11月的货运一部大裁员之后。
滴滴货运二部开始更深层次的裁员,从未开城的筹备团队到已经开城的运营团队,北京大区、东北大区、中西大区、华南大区和华东大区无一例外。
截至目前。
其整体裁员比例已经接近网传的50%。
随后。
知乎也曾曝出视频业务裁员的消息。
3月。
网传腾讯此轮裁员比例将会高达30%~50%,也有传言称腾讯PCG与CSIG裁员比例为10%到30%。
此前。
腾讯总裁刘炽平也对近期腾讯员工优化的消息做了回应:
目前互联网行业正在遭遇结构性的挑战和改变,腾讯作为其中参与者也会主动进行调整,“我们也对亏损业务进行了成本优化动作,以便保持更加健康的增长。”
3月22日。
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在京东本轮裁员中,主要涉及的是旗下零售、物流、健康业务和京喜事业群,月底为此轮离职的 deadline。
3月23日。
新浪财经报道,本月,贝壳进行了新一轮的大规模裁员,主要涉及二手和新房交易服务事业群,整装大家居事业群与普惠居住事业群基本不受波及。
贝壳内部人士透露,本次二手和新房交易服务事业群部门主管接到通知,人员优化比例为10%。
而这是贝壳去年10月的大裁员之后的新一轮动作。
3月25日。
有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爆料称有赞裁员,中台部门裁员高达70%、新零售部门裁员达50%~60%,预计高达2000人。
而在此前1月。
有赞就已经裁了产品和技术研发岗预计超过1500人。
3月26日。
职场博主“王落北”在微博发文,有网友投稿爆料叮咚买菜暴力裁员:
公司约谈裁员时被告知无补偿,在当事人坚持下赔偿从无到有,随后公司改口称能力不胜任劝退,如果不认可就直接发解约函。
3月28日。
据互联网科技自媒体零态报道,奇虎360最近被曝出以员工代打卡为名义进行劝退,并称如果不离职,离职证明以及背调将会受影响,范围覆盖多个部门,且劝退方式多样,大部分没有N+1赔偿。
据爆料人称,360人力部还对孕妇进行劝退,称主动离职会有补偿。
②
互联网大佬个个都是“人裁”?
▽
2019年1月。
任正非连续签署新年006号、007号总裁办电子邮件,对当前环境下,华为人力资源战略重心工作进行了规划,为持续激活组织将加大自我改革和队伍换血力度,甚至不惜放弃部分平庸员工,降下人力成本,一切向作战靠拢。
2020年1月。
马云在乡村教育发展年会系列活动上,首次回应阿里裁员的传言,声称阿里裁员是为国家输送人才。
随后。
就有人总结了这群“人裁”的绝招和高论。
此后。
为了能够合法放弃平庸员工,向社会输送人才。
各大互联网公司一度与劳动法“斗智斗勇”。
不仅创造出了“末尾淘汰”、“结构优化”、“重新双向选择”这样的“大杀器”;
还擅长玩KPI、克扣福利、找茬解雇、调动岗位,增加工作量等“小动作”。
打工人一不小心就被“自愿”优化掉了。
2018年5月。
刘强东在天津举办的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在会上刘强东针对最近“裁员一半”的传闻做出了回应:“我们永远不会开除任何一个兄弟”。
但还不到1年。
2019年4月。
京东内部发布刘强东署名邮件,要求坚决淘汰三类人:
1、不能拼搏的人,无论业绩好坏,职位高低,也不管是老员工或者管培生,不管是身体原因还是家庭原因,凡是不能拼或者拼不动的。
2、不能干的人,也就是绩效差的人。
3、性价比低的人,有的人不断升职加薪,或者因为岗位调动,丧失了性价比。
2022年3月。
京东又将辞退美名其约称呼为“毕业”,在给予员工的辞退书上,赫然写着——“毕业快乐”四个大字。
有意思的是:
有网友晒出了B站的裁员文案,将裁员称之为“毕业日”。
京东裁员还可以理解。
毕竟。
对于这些互联网大厂用得着你的时候,自然就是表面“兄弟”,用不着的时候,当然就很“多余”。
只不过B站此举。
如果只是“飞鸟尽,良弓藏”我们还可以理解。
毕竟。
这些物联网大厂没有美团的“气魄”。
③
互联网寒冬之下?
▽
2021年6月。
腾讯试点6点下班。
字节征求取消大小周的必要性。
快手试运行大小周半年后官宣正式取消大小周。
……
打工人曾一度以为我们获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毕竟。
这些互联网大厂终究在“996”“大小周”和“6点下班”破天荒的做出了“妥协”。
却不曾想年初B站员工猝死事件。
让我们一度又会想起了被加班文化支配的恐怖。
更有甚者。
随后被爆料的深信服又让我们看到了这些互联网大厂的“黑暗面”。
在这些互联网大厂面前。
或多或少。
其实我们都是“干电池”。
不过。
换一个角度:
早在2018年互联网寒冬来临之际,裁员这个单词就像是徘徊在互联网世界中的幽灵。
随后3年。
大多数人不是在裁员的名单上,就是在裁员的路上。
毕竟。
在这其中“裁疯了”的互联网公司就连高管都成了牺牲品。
考虑到大环境。
互联网红利见顶,下一阵风口迟迟未来,房地产“半死不活”,国际政治持续动荡,还有疫情这只“黑天鹅”……
但这或许只是开始。
裁员只是阵痛。
大规模的裁员对于整个人才供需市场,都有可能造成新的波动,资本赚不到钱的话,只会更加贪婪。
但是不破不立。
或许这次大裁员之后。
能够多少破除一点年轻人对于互联网那不切实际的“憧憬”,虚拟经济终究太容易被流量和资本牵着鼻子走。
最后。
我们再聊几句。
站在打工人的角度,这些互联网自然是“又当又立”。
但是对于资本来说。
大环境不好自然就要断臂求生。
只希望裁员对于它们来说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这样的话。
中国互联网就还有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