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聊聊制订计划。
给自己制订有可执行、可量化、截止日期的计划。
习惯了拖延的人,基本都经历了雄心壮志地给自己制订计划的过程,但无论制订多少次计划,却始终没有任何用处,因为这些人根本就不会去执行这些计划。
想起我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给自己写“计划表”或者“计划书”。那个时候根本没有SMART原则的概念,但是我感觉我做的计划也算是合格的,最起码和课程表一样,都是有时间段,做什么事情。
不过为什么每次做完计划,执行的时候都会失败呢?因为孩子的天性是玩,我那个时候并不拖延,我要做什么事情都会提前完成。
比如我们放假了,我会用最多三天的时间把所有的假期作业全做完,然后狂玩一两个月。现在我也很羡慕教师这个工作,我本身也符合当教师的条件,但是因为我不喜欢去教那些五大主科或者其他什么副科之类的东东,所以早期在线上录制一些CG视频教程,后期知识变现流行之后,我开始免费分享一些我自己擅长的东西。
如果2007年线上教育坚持成功的话,我现在应该是最早成功的一批线上视频教学者,在CG界也小有名气了。但是很遗憾,后来出现了一些不好的事情。
回过头来说做计划。其实计划不能主动完成的问题往往出在以下四个方面:
a你所做的计划不具备可执行性
b你的计划不明确、不可量化
c你的目标太过不切实际,你想要的太多,你没有留给自己逐步适应、逐步改变的时间
d你根本就没想改变
前面三点主要谈的都是SMART原则,如果一个计划做不到SMART原则,多半是一个失败的计划。
那么达到了SMART原则的要求也害怕出现第四种情况的诞生。
第四种情况说明:你假如真的想改变自己的拖延,那就确定这个信念然后去执行。假如你觉得你的拖延其实也没什么问题,那么你就没必要去改变。
如果你真的不想改变,就没必要强迫自己,比起改变拖延,学会接纳自己的真实感受要重要的多(选 自《自醒》)。
记得我之前写的日更内容吗?拖延这个关键词本身就是一些自媒体和文案等渲染出来的,它并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而且也有积极的一面。有人的理想就是能睡个好觉,那么他为什么要改变呢?
我们很多人被逼的如此焦虑、烦躁,就是因为这些平台和文案、媒体鼓吹拖延如何如何不好,我们受到了这些信息的影响,才会坚信拖延是不好的,结果自己的负面结果想想,好像确实不好,然后就逼迫自己去做“非自己”了。
当然,我这么说也不是鼓励各位去拖延,如果你觉得拖延并没有给你带来任何负面的影响,那么你可以保持真我;如果拖延已经开始让你的生活质量走下坡路了,那最好还是戒掉吧。
但是戒掉拖延是一个时间很久的过程,千万不要操之过急。记住!一次只做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