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讲孔子见盗跖的故事,前面文章说到孔子没有听柳下惠的劝阻,执意要去见盗跖。他见到盗跖,恭敬有礼,美言相加,可是盗跖听了却大怒。接下来我们看看盗跖是怎么说的。
盗跖说:“孔丘啊,你来近点!你想用财货利益来规劝我,但那都是些骗人的小把戏而已。我如今生的如此,别人看了感觉俊美,那也是我父母的功德。就算你不夸赞我,难道那就不是事实了吗?
而且,在我看来,当面赞誉别人的人,可能也会背地里毁誉别人。你现在告诉我,许诺我,给我建立城池,画一方百姓供养我,想要以此利益来诱惑我,这是能够长久的吗?城池再大,大的过这天下吗!
尧舜开辟了这天下,但是他的子孙却无立足之地;汤武也曾拥有这天下,但是他们后世全都灭绝了。这难道不是因为所得的利益太大,因此承受的结果吗?
在我看来,古时候禽兽多而人少,人们栖居在树上,白天下去捡点栗子吃吃,晚上就回到巢穴里睡觉,所以我们称之为‘有巢氏之民’。再后来有了火,但那时候人不知道穿衣服,夏天就多收集木材,到了冬天用来烤火,我们称之为‘知生之民’。到了神农氏的时候,累了就休息,醒了就干活,百姓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没有相互加害之心,那时候的道德是最高尚的。
然而,黄帝却做不到那至德,与蚩由发生了涿鹿之战,流血百里。尧舜兴起,设立群臣,汤放其主,武王伐纣。自此以后,天下莫不以强凌弱,以众暴寡。汤、武之后,都是作乱之人。
现如今,先生学习文武之道,拥有博学知识,以雄辩来教导后人,立规立矩,矫言伪行,用厚重的知识迷惑君主,想要求得荣誉和富贵。我看我这个强盗还不如您老人家呢,天下人为什么称我为盗跖,而不称你为盗丘呢?
你用华丽的辞藻说动子路放下武器,跟随你从文修道,天下人都称赞你,说你能够制止暴力,劝人向善。可后来子路怎么样了呢?没有报仇成功,反而头颅被悬在卫东门之上,这就是你教育的结果?
您自认为自己有才,是个圣人,但实际上你再逐于鲁,削迹于卫,穷于齐,围于陈蔡,天下没有能够容下你的地方。你教育子路去赴死,这是人应该干的事吗,你还觉得自己的道宝贵。世人称之为圣人的,没有能大过黄帝,黄帝尚不能全德,况且你呢。
尧、舜、禹、汤、武王、文王,这六个人都是世人赞颂的,但是他们都是因为名利的诱惑,成王败寇而已,如此高的名声,他们难道不知道害羞吗?
世人赞美伯夷叔齐,因为他们的气节,可结果不是饿死在首阳山上,无人安葬吗。鲍焦因为廉洁自守,遁入山林,最终抱木而死。申徒狄因为劝谏不听,投河自尽,成了鱼虾的美餐。尾生和女子约会,洪水来了也不跑,最终抱梁柱而死。这六个人就像是可怜的乞丐一样,他们呢为了名声轻言死亡,像是端着碗跪求食物一样,是不是本末倒置了呢。
世人称赞的忠臣,莫若王子比干、伍子胥,但是比干挖心,子胥沉江,这两位世间的忠臣,然而他们死后,世人又能有多少不拿他们说笑呢。至于其他的人,都还不如这两位,就更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孔丘你今天来劝我,如果说的是些鬼神之事,我可能不太懂,但是说的却是人事,世间这点事嘛,不过如此,都是我看得懂的。现在我倒是要跟你说说了:眼睛长出来就是用来看的,耳朵就是用来听得,嘴巴就是用来品尝的,人有口气就是长志气的。
人的寿命高的不过一百,中等的八十,下等的六十,去除生病,苦恼,忧愁的时间,能够开口笑的日子,一个月也就四五天而已。天地无穷,而人生苦短,用短暂的生命寄托在无穷天地之间,岂不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如果不懂得养生,养志,妄谈其他的名利,都是不懂大道的人。
孔丘,你所说的那些,都是我所厌弃的东西。赶紧走吧,收起你那些狂妄之言,还有你的虚情假意,你那一套全都不能当真,没什么可以讨论的了!”
孔子听完,敬个礼就往回走,出门上车,头也不回,眼睛茫然,面如死灰,气的不能正常呼吸。
他们刚好回到鲁东门外,遇到了柳下惠。
柳下惠问:“你今天这是怎么了,几日不见,像是出了远门,难道去见柳下跖了?”
孔子仰天而叹,说道:“是啊!”
柳下惠又问:“柳下跖有没有被你劝动啊?是不是跟你想的不同啊?”
孔子说:“是啊,我孔丘,就是没事找事,非要去摸虎头,编虎须,差点就丧生在老虎的嘴巴里了啊!”
我是两不相伤
蜻蜓点水 润物无声
拈花微笑 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