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中,有时候来访者不停地述说自己很痛苦,但咨询师却完全“get”不到对方痛苦的情况。
来访者可能会反复强调:“我很痛苦啊,我真的很痛苦,你没有看到吗?”“你看我都崩溃了,你看我都惊恐发作了,你看我都说不出话来了……你看我都这样了,你还看不出来我有多痛苦吗?”但是咨询师说“你到底哪里痛苦了”,他又说不上个原因,也说不出自己的故事,或者所说的故事也很平淡,于是咨询师也感受不到来访者的情绪,搞不明白他到底是否痛苦。
过去的经历有多痛苦?好像我们总是要理解来访者为什么会有目前的表现后才能理解他背后的痛苦。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对他这一切行为症状背后的原因有一个理解的话,就似乎没有办法理解他的情绪。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清晰的“个案概念化”,就没有办法去理解对方。
如果是这样,如果他没有办法说出他的经历或创伤,如果他情感表现出隔离或淡漠,我们该如何共情到对方的痛苦呢?
然而,这样子的人可能内心又隐藏着一个巨大的悲痛,他可能存在述情障碍,根本说不出来,有些事情由于太过痛苦而无法言说,没有办法描述自己内心承受着多大的痛苦与压抑。
这样就成了一个悖论,一个难题:我们很容易理解那些能够表达的痛苦,她痛哭流涕,他火冒三丈,我们都能够共情和理解和抱持,但是一个人,他说不出他的痛苦,或者他流露不出他的情感,或者他的语言很贫乏,我们就很难与之共鸣,而这些人又特别需要我们去共情和理解。
图片
这样的情况下,咨询水平可能还停留在浅层的功力,聚焦于问题解决:了解对方发生了什么,理解他呈现出来的情绪情感,然后去解决他的问题、缓解他的情绪。而现在我们可能需要转变思路,应对更大的咨询难题。哪怕你不知道他具体发生了什么,哪怕他沉默不语,你能不能去感受到他的那份痛苦?了解带来理解,其实,但了解的方式不止一种,了解的内容也不止一个。我们完全可以做更多!
首先,我们可以从“格式塔流派”学习聚焦于此时此地,关注于当下的咨询现象场。
我们不去关注他之前发生了什么,而是把咨询的重点放在当下的咨询室,关注他当下的表现,他呈现出来的言语或者非言语行为,尤其是非言语情况,也许就能管窥一斑,发现他内心没有表达出来的那部分。我们可以说:“刚才我看到你的眉头皱了一下”、“我看见你刚才抿了抿嘴”,或者:“我发现你的手动了一下,是什么原因呢?”“你似乎好像若有所思,你是想到了什么吗?你是领悟到了什么吗?还是有其他的一些感受呢?”
咨询师如明镜般的真实反馈,会给来访者某种提示与启发。当他带着这种疑惑与探索去反观自身,觉察个人无意识的动作背后的意义,很多被压抑与隐藏的感受可能就会呼之欲出。
并且咨询师这种高度聚焦会把来访者从沉溺的思绪中拉回到当下,从而可能冲破那种混沌的迷雾的状态,情绪的波动就会清晰起来。特别是会让来访者感到被充分关注,那种被关注到的感觉如一股暖流在身体中穿行,情绪一旦流动,那个封闭与压抑的瓶颈可能就会被打破,内心会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丰富与丰盈。
我也是在费俊峰老师的格式塔课堂以及杨丽老师的督导中深切体验后获得的启发。当关注咨访双方发生了什么,两人的关系上,如果说我们在这个关系上有进展,那也许我们就能够理解对方的那份痛苦。
我们可以说:“我感觉你今天好像也不一样了,你能感觉到吗?你似乎换了一身衣服或换了一个发型。”然后也可以引导他去关注咨询师:“那你看看我身上有什么变化吗?我的姿势有什么变化吗?我们之间的关系有什么不一样吗?”可以激发他去思考一些细微的差异、去体验咨询室中的微妙情感。而咨询师从来访者的反馈中也能收获更多关于他的信息和他的变化,透过主体间的互动理解个案。这何尝不是一种个案概念化的过程呢?
其次,就是要给来访者的情绪进行一个命名。来访者很难表达他的情绪,那么我们就可以试探性地问问他,你当时是不是内心很难过?很不甘心?很想哭?而不是不断地追问他当时是什么感受?那么他就会回应你没什么、没什么,这个时候就很容易“把天聊死”,咨询师无言以对、束手就擒,咨询中的那种情感流动就被阻断了。你还可能会觉得他是在抗拒、在回避问题。事实上,他不是抗拒,是真的不知道。
为来访者的情绪命名是给他做一个示范,让他知道:情绪是可以表达的,我可以表达我的情绪,我的情绪是有名称的,我的内心是可以缕清的,而不是一团乱或一团江湖。
再次,我们可以从他经常重复的词语中发现症结。比如一些来访者可能重复说自己是“怪胎”或“龌龊”,如此极端的词语必有浓烈的情绪,需要一探究竟。用心去体会这些高频词对于他的意义,他如何看待它?当他听到这些的时候,他内心的感受,哪怕是细微的感受?去打开这些高频词里面裹狭着的情结,那些凝固的负面而复杂的情绪就可能会流泻出来,从而得到疏浚。
越是讲不出情感的人,他越可能深藏着巨大的悲痛,那么我们更要沉到他的内心世界,去与他发生连接。连接是咨询室里最重要和最宝贵的状态!我们不能总是靠语言去连接,把权重更多的放在语言上是有风险的。语言一旦断裂,对方说“我不知道、我不清楚、我不想说”,我们常会有一种强烈的挫败感和无力感。
连接是一个太美妙的词,当我们去努力地跟他发生连接,当然不是强行的连接,而是自然而然感受它,把自己置身于一个悲痛得说不出话来的角色中,也许就能跟对方的情感连接上。也许语言会隔断,但只要情感在联通,咨询就是流畅而有温度的。
连接就是“在一起”,无须挖他背后的故事、亦无须撬开他的嘴唇,当我们关注到当下他呈现给我们的整个人,当我们真正的和他在一起,而非和他的症状和经历在一起,也许他背后的那些原因,那些问题能够迎刃而解了。
谈的是咨询,说的是人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