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乡党第十》04:登堂入室的孔子

《论语·乡党第十》04:登堂入室的孔子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攫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那个导演真要导演这么一出——登堂入室的孔子,可够他忙活的了。

一、入公门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

公门,古代指的是国君的外门,也有代指官署、衙门的说法。《礼记·曲礼上》:“国君下齐牛,式宗庙,大夫士下公门,式路马,乘路马,必朝服。”

尽管说法不一,但公门的高大庄严是无可争议的。

孔子在进入公门时,谨敬自敛曲身而入,好像公门的高度不够一般。“如不容”当然不是说孔子个头高大威猛,也不是说公门不够高。今天,我们经过那些设计不太合理的建筑,头顶有个需要低头才能进入的悬梁,每一个经过的人都会相互提醒“要小心哟”,每一个人都有意识的低头小心而过。

孔子所经过的公门高大的很,但孔子会像过低矮的门一般谨敬小心,自敛曲身而过。并且有意识的不在门中间停留,也不把脚踏在门限上。

公门之下,孔子所为,只有一个原因,那便是他心存他人。一是心存过公门之君,二是心存过公门之僚属。心有他人才会不在公门中间停留,以免影响到他人。今天我们看一些老领导,到了一定的年龄,赶紧把位子让出来,实际上便是“立不中门”的拓展性运用。此外,心有他人才会“行不履阈”,不把脚踏在门限上,同样是心中有他人的外现,以免弄脏了自己和他人的衣服。拓展来讲,不把自己所在的位置搞臭,其实就是身处公门的“行不履阈”。

二、过位

“过位,色勃如也,足攫如也,其言似不足者”。

据钱穆先生考证,古礼中君王每日在治朝与群臣揖见,君王所立之位是固定的。“过位”,就是经过君王治朝时所立之位。

孔子经过君王治朝所立之位时,容色必变,抬腿落地似择地而行,说话如有所保留一般。

孔子有“祭如在”的思想,农村有“敬神如神在,不敬无妨碍”的说法。孔子经过君王治朝所立之位时,就像君王站在那里一般,孔子所敬恰是君王之敬。

三、摄齐升堂

君王每日在与群臣揖见之位与群臣互相致礼后,到路寝与群臣议论。“摄齐升堂”所说的“堂”便是君王与群臣议事的路寝。摄齐升堂是提着衣摆来到路寝,唯恐有所闪失。提衣升堂时,敛身屏息,像没有呼吸一般。

四、出降一等

“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

等到退下堂之后,下了一级台阶,颜色便舒展自然了,怡然有自得和悦之色。

五、没阶

“没阶,趋进,翼如也”。

“没阶”就是下完最后一级台阶,来到平地。这个时候,孔子会快步趋走,像鸟张开双翼一般,得体的迅速离开。

六、复其位

“复其位,踧踖如也”。

等到再次经过君王揖立之位时,孔子会再次肃然起敬。

登堂入室的孔子,张弛有度,行动、做事恰到好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论语正音及白话(乡党10-1)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白话解释】 孔...
    荷荷花阅读 6,062评论 0 0
  • 本文继续品读《论语》第十篇“乡党篇”,本篇主要阐述孔子生活中的言行举止,生活作风。 在上文品读了“君召使摈,色勃如...
    海挽天文化传播阅读 8,065评论 10 155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12,185评论 16 22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3,584评论 0 11
  • 在妖界我有个名头叫胡百晓,无论是何事,只要找到胡百晓即可有解决的办法。因为是只狐狸大家以讹传讹叫我“倾城百晓”,...
    猫九0110阅读 8,570评论 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