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在这几千年中,儒家的学问算是比较完整的流传了下来,但是,儒家学问中的个别的领域中仍然存在着比较大的争议,就比如说朱熹所解读的儒家经典中的思想与正统的儒家思想的差异,在历史上,朱熹解读的儒家经典中的思想与王阳明所理解的儒家经典中的思想有着很大的碰撞,那么他们两个所解读的儒家思想,谁更贴近于原本呢?
王阳明的得意门生徐爱就曾经问过王阳明这样一个问题,在儒家经典《大学》中,记载了儒家的三纲八目,三纲分别是明明德、亲民、以及止于至善,而八目则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但是在朱熹解读《大学》的时候,他却说,三纲中的“亲民”应该改为“新民”,他的理由是在《大学》的后篇中曾经写到过“作新民”,可是,可是,王阳明却仍然按照旧本,不更改“亲民”,所以徐爱想知道王阳明的理由是什么。
对此,王阳明也进行了解释,他首先反驳了朱熹更改原本的依据,在《大学》中,“做新民”的“新”是自新之民的新,与“在新民”的新意义不同,这怎么能作为一个依据呢?
之后,王阳明又进一步的证明了为什么大学中应该是“在亲民”而不是“在新民”,在大学后面的篇章中,比如“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如保赤子”,“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等等语句,都是在言说“亲民”,而不是“新民”。
那么,“亲民”和“新民”又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亲民”中的“亲”,其实就是仁的意思,而仁又是爱的意思,所以“亲民”其实是一种儒家对于君王的劝诫,是他们在劝君王爱自己的子民。
“新民”的意思则与“亲民”大为不同,“新民”更像是一种君王,对于百姓的教化,王阳明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来言说新是什么:“百姓不亲,舜始契为司徒,‘敬敷五教’,所以亲之也。”意思就是在百姓之间不和睦的时候,古代的君王舜就让一个叫契的人当了司徒,并且颁布了五条教令,也就是五教,分别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并让人们遵守这些教令,之后,百姓之间的关系果然就变得和睦了。在这条例子中,舜让契做的就是“新民”了,其实王阳明并不反对“新民“,可是“亲民”和“新民”的重要性是不同的,“亲民”更像是一种儒家的根本目的,而“新民”则像是达到“亲民”的一种手段或者是途径。
这样一讲,很显然,在“亲民”和“新民”中,是“亲民”更贴近于原本的本意,毕竟如果颠倒了目的和途径的话,就显得本末倒置了。但是,一个新的问题产生了,在一个国家的治理中,是该用“亲民”还是该用“新民”呢?再或者是两者的混合搭配呢?在这期间会不会产生什么问题呢?
我想,“亲民”和“新民”这两点大概就分别相当于道德和法治, 这两者都是缺一不可的,需要互相搭配,才可相辅相成。
在周朝的宗法分封制下,就更像是在通过亲民来治理国家,这样治理国家很有局限性,需要依靠君王一个人的德行,如果君王恰好是一个有德性的人,那么就可以做到通过亲民来治理国家,是如果君王并不是一个有德性的人,那么,他的治理就会让百姓感到不满,百姓就无法安居乐业,就会起义造反。而且,君王的德性又是别人都强求不来的,只有君王自己可以决定,所以,由“亲民”来治理,很显然非常不现实,太难以延续下去了。
同样的,如果一个国家只有“新民”的话,这个国家也是会崩溃的,秦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秦朝有许多的严刑峻法,这些严苛的法律将国家变成了一个大的战斗机器,一个人都成了上面的不可或缺的零件,这些法律使国家迅速的运转了起来,并快速的发展壮大,可是,这样严苛的法律也剥夺了这个国家的生机,所以秦朝最重要的核心人物秦始皇一死,秦朝也就瞬间崩溃了。
所以,只有将“亲民”与“新民”相互结合,让道德与法治相辅相成,才可以让国家有序的运转下去。法律可以确保一个国家最低的底线,而道德则可以引领人们到达了更高的高度,将两者结合的珠联璧合,国家自然也就可以稳定良序的运行下去了,如今,我们的国家就在尝试进行这样的改革,但是在很多的地方我们国家仍然有所欠缺。当然,这样的改革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我们所有人都为着这样一个目标而努力的时候,一个新的时代,或许就要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