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我们才逐渐明白,无论身边有多少酒肉朋友、好朋友、贴心朋友,甚至是挚交,有些话、有些感触,终究只能自己说给自己听。
每个人都在忙于自己的生活,真的很难有那么多精力去体谅和理解你。当你试图将自己的负面情绪投射出去,希望从朋友那里获得情绪价值的反馈时,往往很难让自己从当下的负面情绪中舒缓过来。
所以,很多时候,那些话自己对自己说,自己对自己沉淀就好。
年龄越大,圈子越窄,也越来越不爱在外面应酬、社交、喝酒。只想把日子过得安安静静。
是非少参与,不关自己的事,少问。少评价别人,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也要学会看淡,甚至觉得根本不重要。
只要把自己过好,就足够了。
甚至可以这样说,对于一些不顺意的人来说,过年只会让本不富裕的生活雪上加霜。
现在的过年,年味越来越淡是我的主动选择,之前我小学和初高中没什么思想,就是个随从,随着爹去不痛不痒亲戚家客套和浪费时间拜年,每年被问成绩等无聊的问题。
后来我毕业了,工作了,忙碌了,我发现那些平时不联系,只有过年才凑的所谓亲戚聚会,不是吹嘘自己的本事,就是时不时讽刺一下没啥本事的人,再吹嘘一下自己的传奇经历,实在是索然无味。
不仅是亲戚如此,同学朋友也是如此,之前读书的时候觉得所谓人脉很重要,总想着多攒几个同学的饭局,后来发现所谓同学大多不在一个班,缘分也就没了,大家只不过是一段时间在某个教室一起学习,仅此而已。
同学之间家境不一样、三观也不同,本事各有差异,强行坐一桌除了不痛不痒的寒暄就剩下尴尬的换个地方玩儿手机了。
所以现在过年愿意主动凑一下约一下的朋友一只手都数的过来。
与其无效且浪费时间、精力的社交,还不如把这点时间留给自己,哪怕是挣点小钱,最起码有实际作用。
还有人会认为,过年要是不经常和别人坐在一起吹牛喝酒,活络人脉,有事儿的时候就没人帮你。其实这想法很幼稚,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你自己没本事,天天腻在一起也无济于事。
人们帮你,是因为你有真本事,是因为帮你可以进行利益交换,而不是因为你天天在他们身边。
所以,与其浪费时间在那些无意义的社交上,不如踏踏实实工作,或者陪伴家人,这样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