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初心,我们来学习是为了成长,只要你能跟下来,你有一些成长。这就值得了。
148页,先看评估。首先说的是评估是一种介入。什么意思呀?就是通常情况下情况下治疗服务评估也就相当于是做一些诊断诊断他。是为治疗服务的。在焦点解决里边呢,评估啊,它其实也是有效果的。评估的同时,也在寻找方法,也在看看他有哪些资源,他想要的是什么,这本身就是有疗效的作用的。所以焦点解决的评估不是进行诊断,他有什么问题,而是去探讨,大概什么情况,以及他们的需求是什么,他们的优势和资源。有哪些是去做这些事情?但是大概的问题,大概什么情况,还是需要了解的啊,而不是直接上来就是去谈优势和资源。
149页,我们来看这些比较常用的一些问题。从第五行这个你和自己的孩子出现什么行为,才表示孩子有些改善。我们也可以问问自己啊,当您自己和孩子有什么行为的时候,就意味着孩子开始有改善了呢?这也是焦点解决的一个技术叫改变,最先出现的迹像。
下一个问句,当事情有所改善,你和孩子之间会有什么不同?你的孩子与其他的孩子有什么不一样?学校呢,老师呢,其他大人呢,他们有什么不一样?,把这个变化给他拓展,勾勒美好的蓝图。
把愿景探讨的越清楚,越知道我们接下来要去哪,我们想去哪,焦点解决特别看重去详细的聊愿景聊目标实现以后是什么样的,会有哪些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进行这样的一个详细的探讨。我们也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想要的实现了,可能会与现在相比,有什么不一样啊?接下来实现以后。周围的人可能会怎么样啊?然后你可能又会怎么样啊?当你怎么样之后,他们可能又会怎么样啊?去做这样的思考。
下一段我把父母当成治疗儿童的核心点,不仅尊重父母的愿望,也承认他们才是治疗自己孩子的专家。导致焦点解决非常核心的一个理念,当事人自己是自己问题的专家。同样,父母也是他的孩子的专家。孩子也是自己问题的专家,所以我们不是专家,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向孩子学习,向父母学习,尤其是父母,我们一定要去探讨,看看他们觉得怎么样,可能对他的孩子会有更多的帮助。也问问孩子,自己希望获得怎样的帮助,以及他自己怎么样,可能对他有帮助,周围的人怎么样,可能对他有帮助,我们都可以去做探讨。
还是这一段倒数第三行,我们要去称赞父母的观察技巧,他们的用心以及努力。其实我们也可以作为父母的话,我们也可以去称赞孩子的呀。各位称赞孩子的观察技巧,称赞孩子的用心,称赞孩子的努力。因为他们在非常不容易的情况下,可能依然在做很多的尝试,这是很了不起的。我谈结束的时候,把父母对孩子的预期做个简单摘要,会非常有用。嗯,这也显示出治疗师听到了他们的愿望。其实父母对孩子也是如此,我们对他们嗯。他们对他们的事情的预期做个简单的摘要,简单摘要其实就是概述一下,总结一下他的中心思想。越简洁越好。最简洁的语言说出来,最核心的思想是。就可以了。
常见的问题。这些常见的问题,看怎么去处理?首先,关于用药。你们建议儿童用药吗?啊,这个可能就分为两个极端。有的是非常建议用药,有的对药物非常的排斥。其实很多事情他也没有说绝对的好,绝对的不好,他一般都是有他特定的一些好处以及限制的,大多数事情都是如此。
149页,最下边sf BT的前期是通过有用的对话引导出当事人内在与周边的资源。那这句话就说明我们怎么做的?我们就是通过对话引出资源的。然后进而帮到他,但是呢,在某些情况中,药物也是必要的。这是焦点解决的对药物的态度啊。药物不是最优先的选择,但有时确实可以改善儿童与父母的生活品质。
150页第三行。我们认为药物是整个解决的配件,而不是解决本身,就是我们不排斥用药物。但是我们不视药物为灵丹妙药。药物他可能没办法解决根本的问题,但是药物在必要的时候很关键我。因为一会儿也有举了一个例子,做了一个比喻,就像车一样,车有各种配件,那药物有可能就像那个呃机油。那如果没有机油的话,那这个车就没有没有办法启动啊,大概就这个意思。再接着。刚才说到药物是配件啊,整个解决的配件,这就代表着啊,必须经常监测调整药物的剂量与使用的时机。那就药物不是说给你这样开了,你就这样,你就一直吃啊,我们也得看怎么吃更有效啊,吃多少啊,什么时候吃啊?也要去做观察,做监测。然后总结出来,最当下比较有效的服药的方法,这样才能有效,要不然可能就觉得吃了也没有效果。下一段就说的是有的人太相信药物,有的人太不相信药物,就这个意思。再下一段。提到对于特别害怕用药物的青少年,那我们怎么办?和父母啊,怎么办啊?这一段的第四行,我我们必须以尊重的态度问他们。是否彻底了解药物对孩子的影响,特别是他们对某些药物有过什么样的经验?啊,只有通过对话才能了解他们是否害怕吃药,那就是我们要尊重他们的态度。然后去了解呃。他们对药物的了解,以及他们的道理。他们的经验等等。反正就是尊重当事人的观点,然后做更多的探讨和交流去好奇他们的态度。下一段就提到我们对药物的态度啊。药物可以为当事人做什么,而不是当事人被药物影响,我们更多去关注的是这个药物可以为你带来。关注这一块。我们通常会以找寻资源的。问题开始沟通。啊,就是看看什么时候比较呃,通过药物有效果呀啊,周围有谁有有没有谁用药物是有效的呀,谁觉得是有效的呀,可以有效啊。啊,去做这样的探讨。以及如果有效的话。可能孩子会有什么具体的变化呀啊,有什么不一样就确定是有效的呀。出现何种情形,意就意味着不用再服药了呀。反正都是往资源方面去探讨。怎么?什么是有效?什么时候有效?怎么算有效?什么时候有效到什么程度就不用不要了,等等。
接着,如何与孩子讨论吃药?
也就说呀。我们要跟孩子去探讨。去了解他们的想法,他们的思考,这样的话就更有利于达成合作关系,他们也会比较愿意去照顾自己,也更容易用药,一旦他们。接受用药了,我们接下来就是最主要是监控监控,他们吃药也就是说你不是完全凭他自己的啊,凭他自己自律之类的。那样的话,效果往往就会比较差,一旦他几天不服药,接下来可能就会导致复发。尤其在治疗期间。所以我们仍然是要监控的。我在十几年前在精神医院精神科实习的时候,尤其在重病区,当时呢,护士啊,发药的时候都是挨个让他们看,他们有没有吃下去,怎么看呀?让他们舌头s。上翻一下,下翻一下,因为他有有的,他会直接藏在舌头下边,或者藏在这牙的一边,确保他们没有藏药,这样才能保证药的疗效。我们也要去了解怎么样的监控对他们有帮助。
我们在生活中和孩子聊天时,也可以先理解孩子,然后赞美他的一些做得好的方面,最后就是建议。
好,再接着如何与受虐儿童一起合作。啊,那这个可能我们会觉得是不是跟我们没关系啊?不一定啊,如果你的孩子在学校霸凌跟这个受虐有的时候他也是很像的,所以我们可以想想我们接下来这一块儿可以怎么样更好的用到我们生活中去153页53页最后一段的第三行。要注意这些儿童并不是脆弱的玻璃娃娃。也是说受虐的儿童。但也包括其他的,有很多问题的儿童啊,一样的。并不是脆弱的玻璃娃娃。啊,大家不必急着像热锅上的蚂蚁,除非虐待的问题特别残忍,严重必须立刻采取行动。否则不必告诉这些受虐儿童,他们与其他的孩子有什么不同?就是说不要区别对待,那样的话反而可能会导致问题更严重。我们平时作为父母对待孩子更是如此。别孩子有个事儿,孩子还没怎么着呢?你自己快吓死了。那样的话,孩子的问题就会变得更严重,所以我们通过学习成长,在更多时候其实是学会怎么稳定住自己的状态。遇到孩子一些情况之后,你比他更淡定,不再大惊小怪,焦虑的要死。这样的话,对孩子本身就能托得住了,对他就会有帮助啦。
对于大多数的儿童而言,以尊重的态度与他们一起合作更有帮助。而且我们必须考虑他们的愿望与个人性格,不要随便把他们放入某个范畴,或者贴上标签。这个要格外的注意。因为每个孩子他都是有他自己非常独特的一些特点。我们不要直接贴个标签,我就认为它属于哪一类的问题之类的,我们要更多的看到它的正常的部分,健康的部分优势的部分,资源的部分,做到的部分等等。而不是他因为有一些特点就视为他有什么问题。
154页,最上面倾听他们的愿望,找寻可以成功处理问题的知识与技巧。我们要去听出来,他们到底在乎的是什么?想要的是什么?这个跟其他的孩子没有啥区别,也就是说,不管是针对受虐待的儿童,霸凌的儿童啊,还是其他各种各样问题的儿童,我们都是这么做的。都是去找到他们在意的事情。所以下边就说了一些基本的立场,无论孩子的问题程度有多严重,他们在其他许多方面仍然有良好的功能。我们要有这个意识,我们要去关注良好的功能,这几部分。接着,治疗师应该先从健康的部分开始处理儿童的问题,而不是不健康。应该请问。儿童对自己的生活有什么需要与想法,能够让生活更美好。那就问他的想法。大多数的儿童在这方面都有自己的想法,让自己的生活更轻松,更快乐,或者是更安全。
下一段又说到,即使年纪非常小的儿童,对于如何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轻松,多少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不管孩子的问题严重不严重。年龄大还是小,我们都要去问问他对此是怎么想?如果他说他不知道。很有可能是以往他说出来之后也没有获得重视。然后慢慢的他就不知道了。我们要给予鼓励,并且当他说出来一些之后,我们要非常的尊重和重视他所说的内容。这样的话就会鼓励到他,后续慢慢的就会讲的越来越多。
所以这一段的第五行尊重儿童意味着以认真的态度看待孩子的愿望,而且立刻让他们表达出来。表达出来以后,我们要非常认真的去听,确保我们真的听懂了。
一旦给孩子贴上标签,比如厌学的标签,抑郁焦虑的标签等等,家长可能立刻就把他们当成一个无助者。全方位保护起来。天天焦虑的要死。自己的事也干不了了,心神不宁,甚至要辞职,全程陪着孩子。除非孩子真的很严重,并且孩子很需要,很希望,否则的话,你该忙自己忙自己的,别大惊小怪的,这样的话反而会更有利于孩子的。恢复和成长。你越是把它当成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天天长吁短叹,眉头紧锁,孩子越觉得他真的很严重,那你云淡风轻,那么孩子反而也会觉得他自己还好。但你不要给他说,你这没事儿之类的,不要直接从嘴上说出来。嘴上说出来,他会觉得你根本就不理解他,只是在劝他。嘴上别说,但是表现的很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