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秀玉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教学效率被提到了更高的层次。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更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做好课堂组织是必不可少的。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时间短,又天生好动,做好课堂组织显得更为重要。如何做好课堂组织呢?看完孙国香名师工作室老师们关于"小学低年级课堂组织与掌控策略"的话题讨论,我用6个关键词做了总结。希望能给老师们一点启发。
1.立规矩
低年级的孩子要掌握的知识点其实不多,对于他们来说,更重要的是一个习惯的养成。而这些良好习惯是需要有一些标杆的,希望他们达到什么程度?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立规矩。
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立的规矩一定要细化,甚至把细化的目标和具体的指令动作对接。李俊艳老师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在低年级的纪律培养中,尤其要注意指令的细化,要求的明确,每个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都要思考有没有提供清晰的步骤和学习方法。"
也可以给一些常要用到的规矩加按钮,比如杨倩老师和赵金艳老师提到的,借助一些对口令的方式调整孩子的上课状态。例如,“1、2、3,请坐端”、“1、2、3、4,做好姿势”、“小眼睛,看黑板,小耳朵认真听”、“坐姿,端正”等。张淑凤老师的有节律地拍手,学生马上跟着拍的约定。郭艳梅老师的内容清晰、语言简洁、短小精悍、节奏感强的课堂口令。
每个习惯的养成都需要一个过程。所以一些基本的规矩是需要实时跟进的,如张淑凤老师所说——每天强调,日日重复。
2.要有趣,
这边的有趣,首先是指向老师的教学方式。要让自己的课更有趣,就要精心备课。把各个知识点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进行梳妆打扮,精致包装,呈现给孩子,预设好各个爆发点。
如张淑凤老师所言:"只有课前的精心预设,才有可能在课堂上实现精彩的生成";杨倩老师的创设情境、把知识变故事、利用小老师教学方式等,就让知识更有趣,让学生更专注;戚桂君老师提到的,语文课堂的“角色扮演”,数学课堂的“猜数游戏”,英语课堂的“抢读音标”等等。
3.加调料,
教学任务是主料,我们要更好的呈现给孩子。但低年级的孩子毕竟注意力有限,为了更好的组织教学,我们还要加一些调料品,调动学生的兴趣和专注度。
如张艳梅老师的课前、课中游戏活动;李俊艳老师课中的故事环节;张淑凤老师的课中拍手歌、思维训练、定时一分钟训练(注意力训练)、快速反应训练、记忆力训练,穿插一些正能量节奏感强的韵律操或手指操;窦双双老师分享的,上课10-15分钟后,恰当地让学生闭目养神,或伏案静憩,或做一做游戏,或听一听轻音乐,或做一做深呼吸,让学生放松放松,做到有张有弛,劳逸结合。
这些活动有的跟上课的内容密切相关,有的跟上课的内容关系不大。但作为调味剂,却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或让学生放松后更好地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4.善评价
每个人都希望被看见,被肯定。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有了良好的评价机制,有了良好的评价方法,你的课堂组织便如虎添翼。如何评价呢?几位老师的方法可参考一下。
张艳梅老师的印章兑换。课堂上某一方面表现好都可以获得印章,满20个印章可以兑换一份表扬信。这种评价既有及时的评价,对学生进行短时激励。又有一个长期的积累评价,具有连续性,助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李俊艳老师的树榜样,就是发现孩子的各种闪光点,取一个名称进行奖励。这种奖励可以细到就贴一朵小红花。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肯定,一种激励。
杨倩老师的花样小奖励,一张小帖子、一粒小糖果、一个拥抱、一张合影,甚至一句同理心的话。
不管采用何种方式,只要能表达你对孩子的看见与肯定,就是好的。
5.抓个体
有个别顽固的孩子,是需要花时间进行特别跟进的。比如针对上课不注意听讲的孩子,宋香老师和窦双双老师采用的暗示法——走近正在说话的学生旁边时,一下子提高音量;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轻敲他的桌子,提醒他注意听讲;用身体接触或用眼神暗示学生:集中精力,用心学习。
如张淑凤老师的分享:"调皮捣蛋影响课堂纪律的学生,可以课后约谈。以柔克刚,耐心和学生交谈。平时多观察这类学生,要知道他们的优缺点,要让他们知道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让他们的心灵得以慰藉。"
把这些特殊孩子的问题处理好了,再组织课堂,就轻松多了。
6.好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教育学最关键的是关系学,当老师和孩子有比较良好的关系时,真正的教育才开始。如杨倩老师说的:"走近学生内心,拉近彼此距离。"孙国香老师分享的"与爱切入、期望效应"。老师可以利用课上和课后等时间,用眼神,用语言,用查阅,用走访等多种形式了解学生,和学生进行交流,产生情感的链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系好了,你说一句学生听两句,很多指令更容易抵达,很多知识更容易入耳。
总之,老师要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原理,与学生智慧地相处,走进学生,激励学生,引导学生不断地重复好的动作,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当然,这个过程绝对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所以需要我们老师有足够的耐心,陪学生一起慢慢变好。
在这个过程中,可采用孙国香老师的"反思觉察"建议。及时记录,梳理反思,再实践。你的行动留痕,你的思维留痕,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