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智慧网络学习初级二期 李俊 坚持分享第32天 2021.1.17
找到孩子在乎的点,然后打开尘封的心灵
因为我知道,有太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是不怎么与家长交流的,甚至还有好多孩子,出了一些状况,家长问都不敢问的都让我很诧异,比如孩子好多天不上学了,家长吭都不敢吭,孩子夜不归宿,家长不敢问跟父母可谓是水火不容。
那么我们怎么样做才能打开孩子尘封的心灵,才能与孩子有更多的沟通?如何让孩子能更加的自信,如何让孩子能更好的成长,这整个是一个流程,首先我们相信它有一个重要的理由,这是第1部的,然后接着可以合作。合作是改变的基础,父母与孩子之间没有合作,那也就不可能改变,接着就是看怎么样去合作,合作之后就开始去,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当然跟你之前的那些是不一样的,因为我知道,在你请客之前,有很多的家长都是靠讲大道理,去改变孩子的,太难了,几乎是改变不了的。最喜欢讲的又是大道理,这就非常的矛盾,尤其到情人节的时候冲突不断。孩子越不听,问题越大,我们成长我们自己,我们成长了,孩子一定会跟着变化,因为整个家庭是一个系统,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会天天向上。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中。我们在用我们的价值观念,给孩子讲人生道理。给孩子讲我们的看法的时候,他也有很多的看法,他也活在他的主观世界之中,我们在说我们的,他在想他的,这样的话就没有更多的沟通,没有同频就很难共振,同频才能共振,我们没有搭建起这个沟通的桥梁。
怎么样才能更好的搭建起这个沟通的桥梁?沟通的桥梁,我们就肯定不能再像之前那样,光从我们的角度去看,试图让孩子去听我们的,越是让孩子听,我们的孩子越是一点都不听。因为他认为你在批评他,他感觉你在否定他,他就跟你对着干,小的时候力量太弱,他长大一点,就跟你吵,再大点,甚至他会离家出走,他会夜不归宿等等。放下我们的是非价值观念吧,先去听听孩子怎么说,即使有的地方我们无法理解,我们也坚信一点,他一定有一个重要的理由。
“没有标准答案”,是SFBT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当中。例如,有的人认为这个世界很美好,他就活在这样的主观世界中,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认为这是老天爷要给他学习的功课。有的人认为人性本恶,那么他可能就活在事事都必须提防的主观世界里,对他人处处留意,免得被骗或者是遭遇不好的事情。
我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去评价,然后去认识这个世界,最后我们就认为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同样的一件事,不同的人看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他站的角度不一样,理念不一样,他的经验不一样。他对这个对世界的看法又来自于什么呢?通常情况下是来自于他与周围世界的互动,就是来自于他的经验,尤其是周围人对他的评价,这个非常的关键。
自我概念,就是我们对自己的概念,就是我们怎么看待自己,我们怎么认为自己,我们认为我们是什么样的,你怎么评价你自己?你认为你是个什么样的人?所谓的自我概念,其实源自于我们周围的人对我们的评价,这个对我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尤其是我们的父母,我们的老师。同样,我们对孩子的评价,也是至关重要的,你怎么评价他,他可能就怎么评价自己。他自己的看法评价进而影响他对周围世界的评价看法。
如果家长经常在给孩子说世道艰难,那么孩子,他可能就感觉人生很苦的。如果家长经常给孩子说,他是个不听话的孩子,不尊敬家长等等,那么孩子他也会去这样去说。我们可以去分析我们的家庭的环境是什么样的。
也不多说啊,接着其实我们怎样解读我们世界,我们自己以及我们怎么和这个世界互动是相互影响的,我们来看一段话我们可能就明白了。
比如,大陆热播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一季度,王岳伦导演在节目中,刚开始的时候说,我是个不太专业的爸爸。由于节目中爸爸们必须煮饭给孩子吃,开始的时候,王导看起来是那么为难,节目旁白打上黑暗料理,但随着他硬着头皮将饭做出来,再加上女儿总是捧场,说好好吃啊,有了互动的经验。做饭的时候,王导都不在露出很伤脑筋的表情,在节目中照顾女儿也越来越上手。
王岳伦可以给我们更多的启发,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又可以去做点什么,是这种良性的互动,最开始他对自己的评价是很差的。你要不太好说,自己是个不太专业的爸爸,我无从得知真正的答案,但是我想一定是在之前生活中的互动模式是有一定的关系,根据推测来讲一般都是这样的,根据经验来推测,可能在实际生活中被说他不专业,说她做饭不行,说她不会照顾女儿,因为周围的人有可能有的人做得更好,那么他给自己的评价慢慢的就定义为了他不太专业,他不行。
积极的评价,积极的互动就出来了,因为女儿经常给他好的互动。当积极的变得越来越多,他照顾女儿也越来越顺手。通过良性的互动,去改变对方的前提是我们要有这个意识,反过来说。评价也源自于我们的活动,就是不好的评价,我们会给他扣上很多的不好的帽子,贴上很多不好的表情,不断的去否定,不断的去贬低,那么他对自己的评价可能就会越来越低,他的自我概念也会越来越差。
所谓的自我概念就是周围人对我们的评价,自我概念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只不过他是受周围人对我们评价,影响很深,更多的源自于,周围的人怎么评价我们,我们慢慢的也会这么评价自己,除非他非常非常的自信,他可能会受周围人的评价影响很小,不然的话,他对自己的评价很多都会源自于周围的人的看法,周围的人的评价,但是最终,自我概念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好,那么刚才这个例子可以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就是我们在跟孩子或者跟爱人相处的时候,我们要更多的给予积极的评价与互动,这样他就会吵,更积极的方向,去评价自己。
消极评价形成恶性循环,那最终结果就是孩子说话越来越不算话,说话越来越不靠谱,然后学习越来越不认真,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不尊敬,越来越会胡搅蛮缠等等,这都源自于消极评价的恶性循环,你要去找到他孩子的,或者找到孩子相对闪光点啊,然后去打破这个无效循环了,你必须要去学着去做了,你说我找不到找不到那就慢慢的学,咱们这个课反复的听,自己看书,你必须得成长,做父母的你不成长自己,你怎么有更多的能力,教育出更优秀的孩子。我父母的这些能力都是需要去学的,需要成长自己才能更多的得到的。
你孩子的脑袋想什么之外,更要注意与孩子间的互动,因为孩子的小脑袋中装的主观世界固然重要,但更要紧的是,经由与孩子互动,创造不同的经验,它可以引领孩子建立对自己更好的意义,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不单单要,不单单要去知道孩子的脑袋里边想什么,更重要的我们要注意互动,那么怎么样互动,才能让孩子,对自己的意义,对自己的评价越来越积极,才会让孩子能力越来越强,越自信,越自尊等等。
我们知道要夸,关键是怎么夸,赞美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我们知道要多夸奖,但是有的时候却不一定能夸到点子上。能力,它也不是一种技术。累的话,你夸你根本就看不到他的优点,或者你夸的太多太滥,孩子又可烦,他感觉很假,这些我们后续都会慢慢的学,一点点来,24堂课呢,一点点的讲,我们持续的跟着学,慢慢的把自己透。进而再跟大家探讨怎么样推广到你的生活中去,让你的生活中与孩子的交流,也更顺利,对孩子成长更有帮助。
说要画什么,这时候微微很不开心,这是因为儿童情绪控制能力的发展尚未成熟,所以没有办法一下子就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儿童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很正常的,因为他的情绪控制能力在大脑发育这一块本身就没有发育好吧,这很正常的,所以我们不能期待孩子能把自己情绪控制的特别好。成人一样,控制情绪控制非常好,接着继续,父母与老师必须更有耐心的引导,网上有篇文章说破坏孩子成长最重要就是父母的坏情绪。很多家长,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陪着孩子写作业,还是一个字没写好,上来吼一顿,把孩子作业给撕了,你这样做的后果,青春期的时候他一定会厌学,他对学习不会有什么好的兴趣,你前边努力那么多年的东西,花了那么多精力,到初高中的时候你会发现全部白费,因为你的坏情绪。
我们喜欢做的事往往是我们有成就感的地方。现在很多孩子在学习这一块,压力太大,竞争太激烈,最重要的就是家长挑错思维太严重。你让自己情绪控制能力太差,结果孩子在学习这一块得到的都是非常糟糕的感受经验,所以现在很多孩子,根本就不想上学,就在于如此。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家长倒不如去努力学习,努力学习如何去更好的教育孩子,然后再去做,要不然你的努力不但白费,还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也是没用的,他不会画得更好的,他也不会有这样的行为的行为,我们看看老师怎么做的,我们再回顾一遍,再回顾一遍,老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讲任何的大道理,只是鼓励孩子去做一点能做的,之后,老师也不说更多,只是让孩子感觉他做的这个很重要,老师看到了,然后给他标框,非常漂亮的相框标起来,挂在自己的座位的正上方,老师就做这些,但是做到这些得多了不起,才能做到这些,然后孩子就有了这么大的变化。
那我们作为家长的,我们去结合我们实际去思考。在实际过程中做到哪些孩子又会有更多的变化,我自己是一个不会通过与老师的互动经验,他逐渐觉得我可以画得更好,并开始创造不同的经验,所以这个良性的互动性观念啊,我们就可能就领悟到了一些怎么进行良性的互动,不是你跟他讲道理,也不是你去用嘴去更多的夸他,因为我们很多时候用嘴夸的都是特价,就是为了让孩子改变才是可虚假的夸你呀,而是我们要去控制好我们的情绪,调整好我们的状态,然后,用合适的方式去欣赏这有什么合适,那你自己想办法,每个人都不一样。
因为家长几乎没有什么事都要孩子按照自己的来,动不动摆家长的权威,动不动大发脾气,动不动把孩子贬的一文不值,你都不尊重她,他又怎么会尊重自己啊?他只有作践自己,他只有破罐子破摔,所以我们要改变这种互动的模式了,虽然不容易,但是我们要去关注我们开始去做哪一点点呢?
我们先做到一点再说啊,先不要想着大的变化,你想这么大的变化,可能你也不做了,先做到一点点再说。点点就会让孩子有更多的变化,学校因此帮薇薇开了画展,来看画的人当中有一个小男孩,崇拜的说你真是一个伟大的画家,希望我也能像你一样,你绝对没问题的,薇薇并没有否定,并没有否认自己是个伟大的画家,相反的,他也有画家的价值,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将老师对他的鼓励在无形中潜移默化,也鼓励起小男孩来,到故事的最后,我以为接受自己是个伟大的画家。从认为自己不会画画。更好到伟大的画家,这期间有很大的转变,跟什么有关系呢?
老师对他的包容耐心,欣赏建立了成功,经验功不可没,有效继续无效改变,好多老师应该还有印象吧,如果你在之前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你嘴皮子都磨破了,孩子都不听,说明那是无效的,那么你就试试,在课堂上咱们的这个课堂上我一直在讲的,包括书上也写的这些,更多的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呀,很多亲亲啊。更多的包容孩子的行为啊,因为它有它自己的道理啊,然后去,发自内心的去欣赏啊,也就是省事啊,等等,这些这些或许就会对孩子的改变带来更多的帮助。
其实不是你不知道怎么用,而是你还没有用得非常的好,你听完课了你一定会能用到一些,能用到一些这就是说话,你不要指望在听完课了,一下子就完全变了,那也太难了。你要先去关注,你已经做到的那一小部分,然后去做就行了。不要非此即彼,也不要太功利,药到病除,都没有那么神的,都需要一点一点一点积累起来,逐渐的才能完成才能实现。
没有标准答案的,所以我们做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没有金科良药,必须的根据孩子当下的情况,去贴着孩子,用心去理解孩子,感受孩子,贴着孩子走,当然大的方向,大的方案是有的,但要怎么样我只能这样回答,不然的话我能怎么着啊?因为没有标准答案,每个情况都不一样,我们不知道详细情况的情况下,不敢贸然的去回应,因为那可能将导致误差,将导致误导。
从前父母认为,父母必须有绝对的权威,孩子不打不成器,现在则是强调与孩子共同合作的正向管教。慢慢的很多家长开始有这个意识,要有孩子更多的合作,并且还是正向的合作,共同去建构孩子的成长,共同去建构孩子的人生,在培养孩子的时候,父母要常常问一下孩子,除了这个答案或者解决方法,你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就是把更多的思考的权利,教给孩子,让孩子去思考。
到时候孩子自己说的他才能记得住,他自己说的他才会更多的去做,他自己参与的他才会有更多的成长,总而言之一句话,别代办,管住你的手,管住你的嘴,让孩子更多参与进来,让孩子去更多的去思考,去想一想怎么办?可能会更合适,就是教给孩子一些更多的主动权,不要怕孩子弄得不好,孩子他越做他做的就会越好,我们一直在强调孩子越用才会越有用,你要想毁掉孩子哪一部分能力,又提他做哪一部分,毁掉,你要想毁掉的全部能力就全部替他做,所以,让孩子参与进来非常的关键。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都长着天使的翅膀,但是,慢慢慢慢的,父母对他们的互相评价越来越多,它们的翅膀就被剪掉了,我们要思考的是怎么样,让孩子的翅膀再重新长出来,通过我们的学习,让孩子得到改变,因为答案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启动思考,知晓人的思绪,不是并行线或者是单面的交集,多方考虑可以呈现放射性的思维,父母可以也可以借由从创造不同的经验中,帮助孩子拓展认识提升能力,在这我再次强调一下,不是用大道理给他讲出来这些东子,
最好是让孩子自己说出来,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引导着他,那从这样的话看,角度看是什么样的呀?还有没有别的,再看这个事儿等等。我们自己先有,有了之后,试着去引导,最好让孩子自己说出来,慢慢的他就能学的会,不然的话你跟他讲道理要多看,要看更多的角度你都看不到,他又咋能看得到,讲大道理为啥没用?因为大道理都是烂大街的一些东西,孩子早就听烦了,还有大道理落不了地呀,落不了地他就不知道怎么做呀。他看他就知道怎么做了,做给他看,身教重于言传,比讲什么大道理都有用。
要尊重老人,要有礼貌,你给老人有礼貌,试试他就知道怎么有礼貌了,对老人没礼貌,他学会了也是没礼貌,孩子他从来记不住你说了什么,但是他会学会,他看到你怎么做的?为啥没学会的权利他干嘛要学会呢?这个就属于没有管住手吗?
一定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让他如此难处,你虽然不太理解,但是你要放下你自己的价值观念,试着去听听孩子怎么说,他可能有他的道理,接着开始,在进行心理咨询的时候,这样的态度也影响到我与孩子的互动方式,一定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让他如此,不然他不会这样啊,由于我的咨询对象都是有问题的孩子,他们的生命充满糟糕和不好的经验,括号不是一直被打骂教育,就是毫无理由的受到贬低,因此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往往比较低。
负向的经验,因为潜意识里面就觉得自己不好,所以会放任自己做偏差的行为叫做不好的行为,所以当我们不断的去互相的评价孩子的时候就会形成恶性的循环,他们就会认为自己反正是不好的,那我还干嘛要严格的约束自己?所以嘴上要积德啊,嘴下要留情了,在说孩子的时候,你不吭,过一段时间孩子可能都会有更多的变化,你越评价,他越想越更糟糕也更不好。管不住,我们管不住是因为我们要成长。
我们管不住嘴,我们管不了自己的情绪,无形中加深了外界对他们的负面影响,因此也造成这样的孩子,容易引起老师的反感。因此通常接到新的咨询对象是他们常常是以一种挑衅或者是不屑的态度和行为与我互动。或者是在我面前脏话不断,其实这些行为充分反映了孩子对进行咨询的抗拒与对他人的不信任,因为他会觉得我怎么知道他不是要纠正我的大人呢。
那我在做咨询的时候通常也都是给予充分的尊重,我相信他有他的道理,他有他自己的难处,然后允许孩子这样去做,也许孩子不说话,所以我通常与孩子说,如果你今天想聊就聊哪些,你感觉哪些对你或者对家庭比较有帮助,那就聊哪些。如果你感觉今天不想聊,也可以不聊,都没有关系,其实我就是给孩子足够的尊重,我不是一个来纠正他的人,我不是认为他是一个有问题的人,再加上焦点可以重新建构。
让我们可以更好的帮助孩子,能看到孩子正向的面,作为焦点的咨询师或者焦点的老师是能迅速的从那些非常糟糕的孩子身上,找到他们身上正面劲儿,发自内心的欣赏,所以就可以很快的建立良性的关系。因为以前周围的人,给他们的都是负向的评价,但是我们作为焦点的老师与咨询师可以更快的看到他们更多正向的面。
咨询师可以平心静气的面对,因为他知道这是一个过程,孩子正在透过与他的互动,孩子对进行心理咨询的意义,若是咨询师可以创造一个不同于他以往与其他大人的互动方式,就会改变心理咨询对他的意义。
以前孩子跟父母互动的时候,可能都是非常不好的,他学会了一种新的互动方式,这种新的互动方式,就会让他对咨询更期待,印象更好,更愿意做,接下来才有更多改变的机会的出现,不以改变为目的才有改变的机会,所以咨询师,尤其焦点的咨询师,最开始的时候都是发自内心的去欣赏它,尊重他,接纳它,理解他,平心静气的去面对他的一些正向。可能一般的老师或者家长去看不良的行为。我们的这样的咨询的方式对家长能有所启发,你不要说你做不到啊,你能做到一点是一点,你有这个意识,意识要强对吧?不要经常给自己贴标签呀,我做不到呀,太难了等等,能做到多少是多少,一点点来。
第一步,父母老师需要带啥性子,这比什么都重要,遇事憋三秒,让真相飞一会儿,是改变的定海神针。憋不住,一发火啥都完了,第一步是最重要的一步,没有第一步,都进行不下去,你懂得再多没用。
第二步,一定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他一定有他的道理与难处,他一定有他的道理与难处,遇到事情之后大脑里边冒出来这句话。
相同的问句问孩子:“一定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让你这样对我,那是什么呢?虽然妈妈不太理解你为什么这么做,妈妈相信你一定有你的道理,你愿意给妈妈讲讲吗?(平和而诚恳)
“你也可以选择先不说,妈妈尊重你,但是妈妈也很想知道,如果过一会儿你愿意说的话,妈妈很希望你能跟我聊一聊”。
然后就闭嘴不吭了,该干嘛干嘛去。情绪缓和下来了,过了半天一天后,试着去看看他愿不愿意,你不用着急着去跟他谈谈,谈也没有用。看你对孩子的同理心,也可以让孩子稍微放下一些对你的敌意,进而产生更强的互动。父母更多的注意孩子的正向行为,行为多么细微,要总是专心睁大眼睛去搜寻,每个孩子都希望被肯定,每个孩子都希望被看见,每个孩子都希望被欣赏,每个孩子都希望被接纳。不断的挑刺,让他烦上加烦,这样的话,你多年的努力可能到了初高中的时候将会白费,发现你那么多年努力轰然倒塌,孩子上学都是个问题,一定要切记切记。
例如:
“小豆孩子,妈妈注意到你今天准时起床了”!这就是非常具体的去赞美它细节的部分。
“毛毛,今天你将书包整理的很整齐,我很开心,同时妈妈也很想知道你是怎么做到的”?
找到他非常详细而具体的地方给予欣赏与赞美,然后问他是怎么做到的,赋予能力的过程,通过这样赞美的互动方式,可以让孩子觉得他很有能力,我们做家长的都有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先有这样的眼睛,因此协助孩子创造成功的经验,借此来重新改变对自己的意义, 认为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在家庭中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而我们在此过程中要协助孩子的,其实就是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能力,进而使他们建构自己未来精彩的人生!
孩子往哪方面哪个方向走,跟我们对孩子的评价有很大的关系,跟我们的互动有很大的关系。他们怎么做的?接下来我们要注意更多的与孩子进行积极的互动,注意去欣赏孩子做得相对好的地方,让孩子发展出对自己的良性的评价,让孩子看到自己更成功的经验。接下来就可以让孩子的自我概念发生变化,进而越来越好,前提是我们得相信孩子有好的方面,相信孩子想更好,相信孩子们更好的时候或者说不当行为的时候已经有了重要的原因与道理。
我们在做的过程中,不要求一下子有太多变化,先做到一点点你能做的,然后给予自己一些肯定。我们给自己一些肯定,然后继续做,坚持小步去做,做的多了,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孩子就会有非常非常大的变化了。成长是一个慢动作,日不见增,月见其长。我们持续不断的学习,学以致用。我们的家庭和孩子都能有更多的变化。
课后反思:
学会欣赏孩子,看到孩子的闪光点,看到他进步的地方,做到的部分。记得上个周日的上午,儿子最后起床,自己下的热干面,吃完后,盘子放在桌上不洗,汤碗泡在水盆里。我很生气,因为我刚才已经告诉过他了,吃完饭要洗碗。我上去批评他,不是说让你洗碗吗?怎么盘子不洗?他回答:你只说洗碗呀!在我的三令五声下他也没有洗,还是我气呼呼地把它洗了。
这个周六早上,他洗碗的时候对着水龙头冲,碗里的饭粘子根本冲不掉,因为他不下手。水龙里的水哗哗的流着,碗边的饭粘子依然顽强地沾在上面。都舍不得动动手,我说你用上纱布洗,拿起一根筷子按住纱布在碗里转。看着真是急人哪,估计要是婆婆看见了,肯定再也不让他洗了,这不是洗碗,这洗的是钱呀……
这个周日的热干面盘子,他洗得蛮干净的,洗完之后还把盘子放到沥水篮里。虽然又费了很多水,但终究还是洗干净了,有进步了,总比把盘子放在桌上不洗好。
家长耐下性子,允许孩子慢慢来,有进步就好,哪怕是一丝的进步,也给予肯定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