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
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看到朋友圈里有人感叹青春不再,韶华逝去。
而一群在做自我介绍的人,虽然大都过了所谓的青春年少,却依然朝气蓬勃,青春盎然。
鲜明的反差,不禁让人沉思。到底什么才是青春,多大岁数才能被叫作青年。
1.青春的含义
共青团说28岁以下叫青年,国家统计局说34岁以下叫青年,联合国说45岁以下算是青年,世卫组织说65岁以下都是青年。
由此可见,不同的划分标准有不同的回答。
但是青春的含义却只有一种。
青春,意味着充沛的精力和无限可能。
精力充沛,大多数人都能做到。但是无限可能,却早早就被很多人抛弃掉了。
罗曼罗兰说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
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
2.为什么你没有保持青春的勇气
大家都观察过刚出生的婴儿。
他们刚开始并没有身体意识,常把自己的小手小脚和周围的东西混淆。所以经常能看到他们玩弄自己的脚趾跟玩小拨浪鼓一样。
但是当他们逐渐感受到由躯体所传来的疼痛,才能一点一点地认识自己的身体。
这其实和我们发展自我意识的过程很像。
大多数人,在进入青春期后,会有一种与他人的隔阂感产生。
他们会在一次次的痛苦中不断地问自己,我是谁,与别人有什么不同。我要过怎样的生活。我的梦想是什么。
但这种离群索居的感觉还不足以让人形成独立健全的自我意识。
只有在青春期过了以后仍然有勇气,不断去追寻答案,问自己是谁的人才有可能形成独立的人格。
而那些自我意识感不强的人,就会像生活在蜂巢里的蜜蜂。
他们有着自己认为的幸福。有什么事总是能一呼百应,而幸福感也来之甚易——首先泯灭自我意识,然后就能无师自通,自得其乐了。
正是因为有他们,人类才会被称作社会动物。这种社会性,对个人成长来说,却是一张要有足够 勇气才能捅破的纸老虎。
3.愿你青春永在
那些青春期过了以后,仍然不断发现和实践自我的人,可能开始因为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而倍感挫折,但是越往后走,后劲越大,生命充满无限可能的机会也越大。
所以这些人,总会给人青春永驻的感觉。
而早早否定自我成长的人,在成年后只能躲在所谓对家庭的责任后。于是,任何一点生活的压力或者工作的变动都让人脆弱,任何一点波动都会让人不安让人恐慌。
所以这些人,总会给人感觉,余生的每一天都是在重复之前。
徐静蕾说,自己四十岁了,感觉比二十几岁还好。没有了可以贩卖青春的年纪,她却把自己的人生过得更加丰饶了。
38岁的时候,她离开娱乐圈,给自己放了两年假,去纽约读书。迈入40岁,她反而更加不急不忙。
没有急着把自己嫁出去,结婚生子。没有急着在事业上再创辉煌,她专心经营着自己的生活。喜欢手工艺就上裁缝课认真学习。抽空,她还完成了自己新作品的拍摄。
就是因为她不被标签绑架,不为别人的评价所扰,不断去追寻自己的内心,顺从内心的召唤,所以,谁能说她不是青春永驻的活着呢!
五四青年节快乐!
愿你青春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