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老师布置的演讲题目是《分享快乐》,洋洋没有明白这个题目应该怎么讲,我自己对这个题目也是不知道怎么讲才对,感觉是困惑,想法是这个题目很宽泛,我的行为是告诉孩子应该是分享下生活中开心快乐的事情。洋洋完全不配合,一直拖着不愿意说,我大概给他讲了几件,他还是不太明白,后面让他去客厅演讲,他第一次演讲的时候从头到尾很通顺的把事情表达了出来,但我还是要求他重新录过,从这件事情中我的想法是想让洋洋变的优秀,想让洋洋说的非常长非常多,感觉是不满,我的行为是不断的去劝说洋洋,还骗他说前面的视频不见了。洋洋就开始不愿意再重新录了,他的感觉是迷惑,伤心,难过,他的想法是为什么录完了还要再来一次,所以他的行为是拖拉,各种不配合。从这件事情中我看到了自己对洋洋的高标准,我希望他每件事情都做好且优秀,我总是希望他是班上最厉害的那个孩子。
后来我去厨房,看到了老杨米饭没有盖起来,洗碗池里面的菜屑没有清理,灶台没有搽,我回来就带着怒气同老杨说话,我说老杨请告诉我你自己对靠谱的定义是什么?我看到了自己的气愤,生气,失望,特别是这几天他呆在家里,说话特别多,我听着很烦躁,我突然发现自己对他呆在家里非常的不习惯,我不希望生活中他是在家里的,我更喜欢他就是个过客。我也不希望自己的生活中整天有个批判的声音,让我觉得被限制,被约束了,浑身的不舒服。原来我是多么适合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啊。
当我很生气时,洋洋说妈妈,你不要用那么臭的脾气说话,会传染给我的,谢谢洋洋提醒妈妈说话要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