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解释为愚蠢的,就不要解释为恶意”-“汉隆剃刀”原理
这是一个思维模型,提示我们不要随便猜测别人的动机,大部分情况下,可能仅仅是因为“愚蠢”,这里的愚蠢指忘了,大意了,错了,漏了,被别的事耽误了,或者太懒了等等,很少是故意或者恶意的,这样可以帮我们减少很多人际关系上的烦恼,甚至是工作生活中的麻烦;
比如,在公司里,你的下属早上开会迟到了,这个会议是上周就通知过的,会议很重要,但是他还是迟到了,这个时候我们一般都会认为,这个下属对会议不重视,故意迟到,工作表现不积极,拖沓,偷懒等等,这些都是动机问题,如果我们这样想,后续可能就是进一步破坏团队的举措,罚款甚至开除等。
但是,这个下属可能有其他原因,这个时候,我们应该用福格行为模型中的三个要素依次来检查下属迟到这个行为背后的问题。
检查行为问题的三个步骤:
1、检查有没有行为提示;
2、检查有没有行为能力;
3、检查有没有行为动机;
首先关注下属是不是没有收到相关的通知,或者通知距离会议时间太长了,会议前一天或者提前一个小时没有通知,导致他忘了,他的闹铃没有响,早上起床晚了?如果不是,那么检查下一个;
其次关注下属的行为能力,家是不是距离公司太远,下大雨了,没有赶上公共汽车?路上堵车了,车开到半途中坏了?出了车祸了?判断是否有影响他按时参加会议的能力。如果不是,检查下一个;
最后才是关注他是不是对这个会议不重视,是不是不想参加会议这类动机问题。
当我们和下属沟通,或者询问的过程中,如果能把握这个模型,用“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样的问题来和下属沟通,一步一步探索背后的真实原因,很多问题都可以避免。也会让下属觉得你是一个通情达理的好领导,对待家人或者孩子也是一样。
所以,希望你能记住这个模型,遇到问题,依次进行检查,从提示开始,然后是能力,最后才是动机,这也是汉隆剃刀原理的背后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