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哑谜,三个话头。圣人修养,跃然纸上。
原文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华杉详解
陈司败,陈是陈国,司败是官名,就是司寇,掌管刑狱的。
陈国的司寇问孔子:“鲁昭公知礼吗?”
鲁昭公,是鲁国当朝国军,直接问孔子,你的国军知不知礼?这个问题,很有挑战性了。
孔子干脆利落地回答说:“知礼。”也没多说一句,谈话结束,孔子撤了。
陈国司寇招呼孔子的弟子巫马期,向他一作揖,请他上前来,对他说:“我听说君子不党,没有偏私。你的老师不是君子吗?他没有偏私呢?那鲁昭公,娶了吴国同姓女子,叫她吴孟子。这都叫知礼的话,那还有什么人是不知礼的呢?”
巫马期回头把这话告诉孔子,孔子说:“哎呀!我真是幸运哪!我有错,就有人给我指出来!”
这一段哑谜,故事有点长,分三个话头讲:
第一个话头,是吴国公主为何与鲁昭公同姓。
吴国的来历,是周文王的两个伯父,泰伯和仲雍,《论语》下一章,泰伯第八,就要讲他的故事。泰伯是周太王的长子,仲雍是老二,周文王的父亲季历是老三。两个哥哥都还没结婚生子,季历先生了儿子昌,太王非常喜欢这个孙子,就想传位给季历,再传位给昌。泰伯看出父亲的心思,就和仲雍两人主动让国给三弟。又不好明说,两人就托名采药,离家出走,一直走到国人找不到的地方,把当地野人组织起来,创立了吴国。
而鲁国呢,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的后代。所以这鲁昭公,和吴国公主,他们是同姓,都是周太王同一个祖先。按周礼,同姓不通婚,鲁昭公当然是失礼了。
第二,为什要讨论鲁昭公是否知礼呢?一是鲁国是礼仪之邦,周礼正宗;二来鲁昭公颇有威仪,有知礼之名。不过,《左传》里记载,鲁昭公出访晋国,一举一动,威仪得体。晋平公说,这鲁君真是知礼啊!晋国大夫女叔齐评论说:“他那个叫仪,不叫礼。”他只有仪表堂堂的表面威仪,没有本质的礼。鲁国君弱臣强,权柄都操在三家之手,国政混乱,哪有什么礼!陈司败之问,正是在这个背景之下。
第三,孔子对陈司败的回答,和对巫马期的回应。陈司败问他这问题,他当然知道问者的用意,也知道问题的答案。但面对外国官员,为本国国君掩过,他这一点也不含糊:“知礼!”把对方的话给堵回去了——你自己心里有答案,还非要我跟你论么?
但你孔圣人,你就是是制定礼的标准的人哪,你这样说,传诸后世,不就把礼的标准搞乱了吗?
所以等巫马期给他传话的时候,他马上说:“哎呀!我错了!”
如此,善则归君,过则归己。既不为昭公掩过以误天下后世的价值标准,又不直接对外人批评国君,以失为臣子之礼和国家尊严。圣人修养,一问一答之间,其音容笑貌,跃然纸上,让人如同亲临!
刘澔觉
孔子真是牛,无论是作为臣子的礼还是作为制定规则的礼,都同时兼顾到了,而且思维的方式穿越了时间空间。如今读来,受益匪浅。
善则归君,过则归己,再写一遍,再读一遍。全是圣人的智慧,一言一行之间感受深刻啊。好好学习,好好存养。
陈司败呢,不安好心,一眼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