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突然翻到了自己曾经颇为得意的一篇高中作文,当时拿到了还算不错的分数,现在看来还是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也许就叫做成长吧。
中华之美,热爱以传
“自然从不背离热爱它的人。”华兹华斯言道。
李子柒便是如此,携一心热爱,满身烟火流转于三餐四时的田园生活之中。“三月桃花开,采来酿作酒,五月枇杷熟,摘来制成酥。”从兰州拉面到笔墨纸砚,无一不是她对自然的热爱以及自然与她的共融。
热爱之上,共融之下传递的是中华文化的力量,是中国故事,是中华之美。
央视新闻曾评价她:“没有热爱,成不了李子柒,没有热爱也看不懂李子柒。”当人们质疑李子柒拍摄的农耕生活是展示中国的落后,算不上是文化输出或是负面的文化输出时,早已有大量外国人看懂了她的热爱。从油管七百万粉丝便可见一斑,视频的评论大部分都是赞美以及向往中国的田园生活的,甚至有人说:“这是伊甸园!”
向世界展示我们先贤所说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的美好场景,现在正在变成一帧帧真实的画面放在我们面前,这就是李子柒热爱的意义。
在席卷全球的好莱坞大片中,一向都是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炫酷拉风的豪车战机,抑或是未来感十足的黑科技。在近几年中国的宣传片里,无一不是5G,大兴机场频频刷屏,人们狂热追求先进去证明中国的强大,却似乎忘了在传统的背后也有精彩多元的文化需要传承。
热爱的本质是认同与自信。
我们走过的山路是徐霞客留宿过的,走过的关隘是六国曾经逡巡不敢前的,我们驻足远眺的城楼是于谦曾经坚守过的,现在驰骋由疆的西北草原是霍去病曾经为之而奋战过的。我们现在还能吃到苏轼当年手不停箸的红烧肉,还能饮到太白当年举杯邀月的花间美酒,我们还能在众多浩劫后读到前人的筋骨血肉,还能在大悲大喜后脱口而出一句他们曾经用来形容自己的爱恨离愁。这片土地留给我们后人最大的礼物应该就是历史和文化,前者是底气,后者是自信。
当我们热爱中华文化时,它便给予我们足够的底气与自信。何必急于以落后之名将传统一以概之?何必忙于追求先进科技而忘却田园风格的精彩?上下五千年的璀璨文明皆是创作的素材,七十年蓬勃发展的祖国是强大的后盾。李子柒的故事是田园牧歌,是中国故事,更是中华之美!
和李子柒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三餐四时的中国故事一样,所有因热爱开始的故事都会开花,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用满腔热爱,讲好属于自己的中国故事。
中华之美,热爱以传。今天的青年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我想热爱是最好的答案。
热爱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之美,愿你我皆肩负热爱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