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心何解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zhi),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身有所忿懥,懥,愤恨、愤怒的样子。这里的“身”,程颐说应该是“心”,心有所忿懥,如果心里正在恼怒,心就不正,这时候跟人说话,或处理事情,就不能恰当。

有所恐惧,害怕,则心为恐惧所累,也不得其正,也不能正常的处理事情。

有所好乐,有喜好,有偏爱,也不得其正。

有所忧患,担心,也不得其正。

张居正说,愤怒、恐惧、喜好、忧虑,都是人之常情,免不了的,但是要“随事顺应,而各中其则;事已即化,而不留于中。”不能“或发之过当,而留滞于中。”

你为什么事有情绪,怒也好,爱也好,恐惧也好,忧虑也好,就在那事上,恰当的舒发出来,不要过分,跟着那事情走,那事情过去了,情绪就过去了,不要留在心里,又发泄到其他人,其他事上,就不得其正了。

朱熹说:“盖是四者,皆心之用,而人所不能无者。然一有之而不能察,则欲动情胜,而其用之所行,或不能不失其正也。”

这四种情绪是人人都有的,但必要觉察自己的情绪,不能让它发泄到别的地方去。如果不能觉察,则在待人接物,处理事情的时候,就会有偏颇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