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伯是我的堂伯,是我的爷爷的亲二哥哥家的第二个儿子。三伯今年已经八十多岁了,比我大了四十多岁。三伯上完大学就离家工作,随着工作的调动,辗转几个省居住,用乡亲们的话说,叫有本事到外地大城市吃卡片儿粮了,(到今天我也没见过卡片儿粮的卡片儿什么样子,可是这个词却是我小时候模糊又清晰的至高无上的向往,而且,全村也就三个这样的人,其中我的三伯就是,也让我觉得我好像也离这个美好不那么遥远),而在三伯的心里,我猜想这叫漂泊他乡。三伯和我说过的话可能不到十句,在他眼里,我就是一个小屁孩。比我大的堂兄堂姐们很多,也许,他会等到我长大后,也会和我说好多好多话。可惜,我长大了后,大学毕业,也像他一样,远赴他乡,我们终是渐行渐远,再也没有交际了。所有的印象,都是我十几岁时,三伯每年都会回老家住一段时间时,我留意观察留下的那些印象,虽然不多,但是,和平常平淡生活比,我自给那些观察赋予独特意义,所以,印象非常深刻,而且,随着年龄增大,越回味,越有味,越想把它写出来。
在农村,人们的感情都比较粗糙,关注更多的是今年庄稼长的咋样,收成咋样,明年换个什么品种,产量更高些,换个什么新庄稼,可以多换点钱,刮什么风了,雨怎么还不来,这场雪真好,终于忙完活了,今天可以不下地了,可以坐在大门外大树底下扯扯黄天霸,轻松的惬意的喝面条喝汤。三伯小时候我想也会是这样的想法,可是,他上大学了,工作了,不面朝黄土背朝天了,家里的兄弟们,就自然不再把他列入思考这些事务的人之列了,可能都是臆想着,他终于脱离这辛劳的生活,再也不愿意拉他进来,而且本能的像扎着膀子的老母鸡护着让他离这些越远越好,就让他高高的飘着,他们看着就是满足的。三伯还有个亲兄长,是我的二伯,听父亲说,三伯读书,供他的主力军就是二伯,二伯在街上开了个磨面压面条铺子,也是能干的,而且也是一个老黄牛一样的兄长,对三伯的付出,从来没有抱怨过,在我的感觉里,二伯觉得这就像天经地义的事一样,也许,就是那种长兄如父的观念,对待三伯就像自己孩子一样,不图回报的尽力养育,我从来没有听二伯二娘说什么图感谢图回报的话。就这一点,我对二伯和二娘从小就心里比较佩服,虽然他们就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我觉得他们很不一样,心里很尊敬他们。而对三伯,我有其他的感受。而这些感受,在小时候,是觉得三伯厉害,大学生,而且,从来不乱说话,说话真的有文化人的样子,总是笑眯眯的,干干净净,对二伯二娘和和气气,尊重和亲近,他是大学生,但是,在二伯二娘面前,从来没有高高在上过。我也不知道大学生应该是什么样,但是,三伯让我看到了一个大学生让人舒服可以亲近而且尊重,没有怕,没有让人觉得莫名其妙的样子。小时候说不清楚,今天来看,三伯的确给我们自然不刻意的树立了一个大学生很亲民很低调的端正优秀面貌。至少,到如今,我见了很多人,但是,依然觉得三伯的做人做事,在人群中,是一个不一般的人,是个可亲可敬可爱的人,优秀的人。再回到三伯假期回家居住的时候,每天吃饭,也和所有人一样,端着碗,找个自己满意的地方,两腿一落,蹲在地上吃,一手拿馍,一手喝汤,和大家一句一搭的唠着。清晨的阳光,从东面大路上一路撒下,大家的脸上都被照的一面亮一面暗,呼呼喽喽两三碗饭吃完,都开始找工具下地了,二伯不让三伯下地,二伯拎着老虎耙子或者铁掀走了,有时候,三伯会空着手跟着二伯走,半路上,三伯会自己临时决定去哪里观观望望,二伯继续朝目的地自己走去,头也不回回头看三伯,因为,在他心里,三伯现在是自由轻松且安全的,是不用他操心,可以只管自在的人,按时回家吃饭就可以,地里活一点也不用他管,他不需要他做任何事,不需要他帮任何忙。他不懂三伯的生活,也不知能为他做啥,他自己高兴就好。我想说的是,他们的兄弟情深,没有千万万语,豪言壮语的情深,这是当时我不明白的东西,读书多了才明白才能说的清的东西。虽然,兄弟情深,但是,我下面想说的是,三伯的一些二伯不能懂得的感情。我认为很少有人懂得感情。包括我小时候也不懂的。就是,每年三伯都会回老家,一大家人一起,三伯三个女儿,一个儿子,一大家人,我现在也不知道他们是每年什么时候回来的,有时候是过年吧,那时候不懂时间日历,也不关心时间,现在想来也许是暑假,也许是三伯休假时,他们都会回老家。那在当时,对我们来说,是个大事,也是个新鲜事,高兴事,可以看到他们带回来的稀奇东西,穿的漂亮衣服,还有好吃的,还有几个干干净净的哥哥姐姐,还有我那能说会唱幽默的三娘讲的各种笑话,传说故事,奇闻异趣。总之,让平淡的生活多了些许欢乐和惊喜。虽说是堂伯,但是,三伯和三娘对我的爷爷奶奶也是很孝顺的。三娘会给我奶奶爷爷带东西,而且,会把每个堂兄弟家都走走,问问长问问短。也许,正是他们的这些表现,让我有了家族观念,有了亲人的概念,也有了一种更广阔的心胸,对于叔伯的亲人,我也一直都当做亲人看。但在当时,我认为,没有多少人理解三伯一家的所作作为的,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他们放着自己大城市的好生活不过,非要跑回来受罪,吃不好的,住不好的。他们理解不了三伯三娘的思乡情,思亲心。没有离开过家乡的人,是不理解这些的。不理解故乡对于游子的感觉。后来,我记得三伯们回来的越来做少了,我不知道什么原因。也许,这份不理解也是一个原因之一吧。后来,我记得三伯还给二伯家的哥哥们安排过工作。总之,三伯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好兄弟,一个重情重义,一个有家族观念,一个大气,一个有情怀的人!一个丰富的人。时间飞逝,我也离家读书,在家时间越来做少,家族里的事我也知道的不多了。二娘病了,二娘不在了,二伯病了,二伯不在了,我都没有参与其中,也不在家。三伯三娘也很久没有回来了,我也奔四十了,哥哥姐姐们都当爷爷奶奶了,三娘也不在了,三伯也老的有点痴呆了,各种家务事缠绕的我对家长,对爹妈,对三伯三娘,其他伯伯娘娘,哥哥姐姐关注也越来越少,现在,连我自己都很少回老家了。但是,心里面,越发对所有亲人们怀念,他们的音容笑貌都很清晰,这些,永远是我的根,我今天的样子,他们都参与塑造过,尤其是我身上目前我自认为优良的东西,都是从他们那里继承过来的。不管未来怎么变迁,至少,我还是一个深受家族影响,并有强烈家族观念,还有要尽可能的把我们家族美德发扬传承下去的人!
还有一件让我今天想来,印象深刻的事。就是,我记得三伯和三娘曾经给我父亲写过一封信。我还记得信的内容,我父亲当时给我们读过。今天想来,三伯给我父亲写信,大概是因为父亲识字,对于我们家寄托某种希望吧。当时,只觉得三伯能给父亲写信,说明没忘记我们家,很高兴。而没有体会其他深意。生活总是这样,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互相深刻理解,很多东西,甚至永远没有被理解,就消失了,远去了!就像,今天的三伯,远在山西,他的很多心意心思,也许故乡的亲人,一直都没有理解全,理解到过。今天想到写封信,我觉得意味更深长。三伯三娘当年写这信时,是怎么样的希望呢?他们一定是希望,我们这个分支的小家,要好好供孩子读书,好好过日子,他们希望他这个小叔家的堂弟日子越来做好,孩子们将来也有出息。能有这个希望,能写封信寄回来,在三伯三娘的心里,这是他们琐碎烦杂生活中的一个大事,我想一定是在晚上,他们收拾停当家务,抽出时间,铺开信纸,言真意切的书写下他们的殷殷期望,然后,放心的安心的关灯结束这一天的忙碌,也完结了这个计划了很久的心事。可是,父亲收到信后,只是读完就放下了,我记得没回信。当时,我也不懂得催父亲回信,就放下了。根本没想到三伯们有没有盼着回信,三伯们希望我们也能给予一些回应。所以,促使我一次次准备写出这些文字的,其实,是这些遗憾,这些老家人对三伯三娘们的没有懂得和理解。是老家人粗枝大叶的生活,把三伯三娘那份细腻感性的感情的无视和没有回应。比如,我父亲现在,也不会想起他有一个堂兄远在他乡,垂垂老矣,可能特别思念家乡,他能不能做点什么回应给他,安慰一下堂兄的心。包括,当年的二伯,也不会想到三伯三娘的心情。
我一直有个想法,去看看三伯,这个想法,在我老家的亲人们,也许是无人能理解的。包括三伯,他和我年龄差太大,我去,对他也许意义不大。最合适的是,在很多年前,家里的堂兄们和我的父亲们,一起把三伯接回来住住,叙叙家常,多么美好的一件事。这都是我的轻巧想法,大家都有各自的不得以,而且,匆忙的生活节奏,人们更多在乎的早已不是这些亲情,我也只有无奈的份儿了。只能坐在这里,做做回忆而已。
遥祝三伯身体安康,晚年开心!!我想告诉他的是,他的老家人里,还是有一个小侄女,何家的八姑娘,懂得他的!感恩他!敬重他!永远记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