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的两个原则。
松居直先生做绘本的两个原则:
一、绘本不是孩子们自己读的书,而是大人读给孩子们听的书。
读绘本首先意味着,此时此地孩子能和父母在一起,共同分享绘本这一充满欢乐的语言世界,共同拥有从中获得的喜悦。
绘本是通过精彩的语言和图画来呈现的,但这些精彩的语言和图画需要由读的人传达给听的人。
父母,也就是读绘本的人,可以把绘本中呈现的最美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东西,然后用声音表述出来。
表述得越喜悦、越快乐、越美,读绘本时的体验就越能长久地留在孩子的生命里,经久地向其述说。
这才是爸爸妈妈或老师给孩子读绘本的真谛。
二、不做仅仅“有用”的绘本。
如果把绘本当成教材和参考书的话,就会使教育意义加强,能入脑,却不能留在心里。
比起这个,绘本更重要的作用是,通过让孩子感受欢乐和喜悦,打动其心灵,从而留在他们的心底。
唯有打动心灵的欢乐才能成为生存的力量,促进孩子的成长。
什么才是真正的“读绘本”?
绘本里有两种语言:文和图。
大人读得懂字,所以往往有一种错觉,以为读了绘本中的文字,再扫一眼插图,就算读完一本绘本了。
这其实不能算是真正读过,因为插图也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讲故事。
实际上,绘本中的图也可以拿来读,作为语言来读。即使是抽象画,也能读出丰富的语言。绘本《噗~噗~噗》就是很好的例子。
读了文字,图仅仅是看看,那么对于整本绘本,只读了不足一半。
读绘本的关键在于“读图”。
读图的要诀是:
先一个画面一个画面仔细地阅读,观察线、形和构图。这三者隐藏着叙述故事的力量。
然后注意画中的细节,故事的趣味性会更加丰满地展开。
最后留意画面的流畅性,也就是故事的完整性和戏剧性。
给孩子读绘本的意义是什么?
给孩子读绘本,不仅仅是因为这样更容易让孩子明白。
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读者和听者是“在一起”的。
孩子们内心所期待的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梦想,就是在读故事的时候实现的。
依偎在妈妈身旁,或坐在爸爸的膝盖上,头靠头,听者亲人的声音,一起看着插图,这样的时光对孩子来说是千金不换的无上幸福。
如果听到的是愉快的故事,那么对这本绘本的体验会永远留在孩子心里,毕生难忘,让他们的内心变得坚强。
在这样的时光中,亲子间共同拥有语言,分享欢乐,并接纳对方,这种经验给予孩子生存的力量。
同时,作为读的一方,父母们也能体味到生活的乐趣和喜悦。
近年来,愿意给孩子读绘本的父亲慢慢增多了。松居直先生经常问他们:“为什么给孩子读绘本呢?”
他们的答案基本上都是相同的:“因为小时候曾经有人给我读过绘本,感觉很快乐。”
孩子要求反复读一本绘本怎么办?
松居直先生的回答是:
不要说连续几天、一星期、一个月,甚至半年,只要孩子喜欢,都可以持续地读同一本书给他们听,这才是绘本体验的最高境界。
如果仔细观察孩子的表情,就会发现,听自己喜欢的绘本时,他们会流露出竖起耳朵、眼睛发亮、想要舔舌头的神情。
他们集中精神,仿佛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书中的世界。
即使读的人有些厌倦,这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也会让他无法停止朗读。
听完故事后,孩子们会长出一口气,用整个身体体现着满足,紧接着就来一句“再读一遍”!
正因为绘本的世界带来了最高境界的欢乐,孩子们才无法放手。
这和吃好吃的东西是一样的道理。
婴儿也能欣赏绘本。
即便对婴儿来说,绘本也是很重要的。
不过不是要读给他们听,也不是只把绘本给他们,而是希望家长能翻开绘本和小宝宝一起欣赏,边看插图,边随意地进行描述,自由地去诉说。
小宝宝享受着最亲爱的妈妈的声音,和妈妈分享着在一起的欢乐时光,这就是对两个人来说最幸福的时刻。
本文内容选自《如何给孩子读绘本》,【日】 松居直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