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的身体暴露在过低温度的环境中时,体内控制体温的系统自动运作来保证躯干中关键脏器的温度。所以,无重要器官的四肢自然是最先开始冰凉的。类似的情况,当我们遇到豺狼虎豹,具有瞬时致命危险的时候,通常更为基础和底层的应对机制开始运作,体内能量供应也会优先保证那些区域高效运转。此时,具有高级认知功能的部分脑区,比如前脑额叶,便会相对缺少能量和养分供给。
这些自动运作的系统和机制是我们身体在亿万年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目的是为了在不同的外部环境(比如,遇到天敌,寒冷,缺水)下,及时调整我们身体内能量和养分供给优先次序,从而让我们更好适应环境并生存下来。
再举一个不甚贴切的例子,为什么我们会在饥饿(低血糖)时更容易发脾气?因为帮助我们调节情绪部分的大脑区域不是低血糖情况下更具有优先级的供应血糖的区域。 假设,A区域是调节情绪的,B区域是形成情绪的。 那么,身体在低血糖时,B区域比起A区域有更高的供应血糖的优先级。因此,对于某些脾气暴躁,究其原因很可能是没有按时且平衡膳食,出现了短时间血糖的下降。
很有意思的事情是,我们最重要也是具有“最高级”的脑区之一——前脑额叶,因为它在整个脑中的地理位置最靠前,所以外部环境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它的营养供给也常常是最先受限的。
古人云,泰山崩于前而不乱。其实除了阅历和经验之类的解释,或许这些人因为先天因素或者后天锻炼,大脑内能量供应效率和优先级异于常人,要么是AB区域几乎具有相同的供应优先级,要么是整体大脑的能量供应效率极高,A区域在B区域消耗了大量能量时,仍然有充盈的能量补给。
基于上面的讨论,我自然地联想到了“运动能够改善大脑功能,减缓认知下降的速度”这一结论得以成立的生理基础。
因为,本质上任何形式的运动,只要保持一定时长和强度,都能够强化体内的养分供应系统和提升能量供应效率。用现代交通网络来理解,我们的养分供应系统就好比是乡村与城镇之间无数的货物运输网络。我们越锻炼身体,体内会修出更宽更好的高速路来连接村落和城镇,强化养分供应系统。而能量供应效率的提升当然得益于更强的供应系统,但除了运输,村落本身生产效率的提升同时重要。所以,能量供应效率其实对应了村落本身的生产效率。
回到大脑的充分使用和保养,除了睡觉和合理膳食以外,规律运动通过强化养分供应系统和提升能量供应效率,让我们更好地为大脑供能,特别保证我们“最高级”的前脑额叶有足够的能量。只要这样,我们才能早日实现“泰山崩于前而不乱”。
Anyways, 关于上次提到的个人在团体运动中的社会化的感想,我会推迟到今年夏季巴黎奥林匹克运动会之后,因为那时我会有更多来自现实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