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的最佳状态
大家好,昨天我们说了夫妇有别,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女性,尤其是对母亲的尊重。前面说的也都是通过比喻的方式让大家去更好的理解。
今天我们来看一下父子有亲。什么是父子有亲呢?父指父母,子代表子女,就是说父母和子女要亲,不亲还能叫一家人么?就是因为亲,才叫家人,所以家人也叫亲人。亲是亲近、亲密、亲爱的意思,非常密切的一种爱的关系,叫亲。
从古到今,我们通常说到父母和子女的关系,通常都叫亲。有的人会这样问小孩子,“你和谁亲呀?和爸爸亲还是和妈妈亲呀?和爷爷亲还是和奶奶亲呀?”也有这样问大人的“跟儿子亲还是跟女儿亲?跟老大亲还是跟老二亲?”大人这个问法是不对的,孩子和爸爸妈妈都要亲,父母和孩子也都要亲,不分男孩儿女孩儿,不分老大老二。这就叫父子有亲,父母和儿女的亲。
一个亲字,描述的是中国家庭中,家人之间最好的、最亲密的一种关系。女儿对自己的父母要亲,结婚后对公婆也要亲,是多了一对父母,对公婆就像对父母一样,也叫亲。儿子对自己的父母要亲,结婚后对岳父母也要亲,也是多了一对父母,像对待父母一样亲,这也叫亲。公婆对儿子亲,有了媳妇对媳妇更要亲,不光是多了一个媳妇,也是多了一个女儿,要像对女儿一样去亲媳妇。岳父母对女儿亲,对女婿也要亲,甚至更要亲。家里不是少了一个女儿,是多了一个儿子,像对儿子一样去亲女婿,女婿像亲父母一样去岳父母。
这样一家人叫亲,越亲越和睦,越亲越幸福。亲,说的就是这个人讲的家庭和睦,家人之间关系的最佳状态,就叫亲。
下面我们来检查一下自己和父母亲不亲?和孩子亲不亲?包括夫妻之间亲不亲?对公婆亲不亲?对岳父母亲不亲?检查一下有没有达到这个亲的状态?亲,才叫亲人,才叫家人。
接下来看一下长幼有序。在家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关系,就是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大的叫长,小的叫幼,长幼关系,长幼要有序。要有个次序,大的就是大的,小的就是小的,大的要有个大的样子,小的要有个小的样子。
大小之间有个相处的法则,什么法则呢?就是兄道友,弟道恭。大的,就是兄长要友爱弟弟妹妹,幼小的弟弟妹妹要尊重兄长。大的不能居大自傲,随便去呵斥小的,甚至欺负小的。小的也不能以小为理由,仗着父母的宠爱不尊重大的,也不行。
即使都长大以后,兄弟姐妹之间的事业,各方面差距大了也不能没了规矩。老大,长大了以后事业有成,弟弟妹妹不如你,也要去疼爱小的,不能不尊重小的。有的则是小的长大了以后,弟弟妹妹事业干的比哥哥姐姐好,比如说当了老板,再大的老板,你哥还是你哥,你姐也还是你姐,得有个大小,好好尊重大的,这都是最起码的。彼此的尊重,互相的尊重,先从家人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开始。
还记得奶奶经常说的一句话,手心手背都是肉啊!哪个孩子都疼。有好几个孩子,父母最疼哪个呢?老话说最疼那个没出息的孩子,这里所谓的“没出息”,不是贬义词的那个没出息,它是带有一种爱的称谓的。就是一般农村老家,父母口里说的那个经济条件差一点的孩子。口语讲说那个最没出息的,那个是父母最心疼、最牵挂的。
我们看孩子,也不能光看经济条件,能力有大小,机遇有的时候是有差别的。但是对于父母来说,儿女不管是什么样,都是一样疼、一样亲,只是会更关心那个条件差一点的孩子。不管兄弟姐妹事业上、收入上有多大差别,在父母眼里,都是一样的。兄弟姐妹之间也应该是一样的。
无论大小,无论事业好坏,家里经济条件好坏,兄弟姐妹之间应该是一样的,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友爱、互相亲爱,兄弟睦,孝在中。兄弟姐妹关系和睦了,这本身就是孝。反之,如果兄弟姐妹之间不和睦,对父母来说就是最伤心的事情。所以说长幼有序,就是兄道友弟道恭,长幼有序兄友弟恭的本质就是家人之间,兄弟姐妹之间互相之间的爱,互相之间的理解,互相之间的尊重,也是一个家庭文明的体现。
所谓爱、理解、尊重,或者叫文明,首先要看到他心里有他人,而不能光看到自己,光想着自己。如果一家人,父母和儿女之间是那么亲,兄弟姐妹之间也那么亲,那这个家庭就是团结的,一团和气的,家庭和谐。家和万事兴,这个家庭就没有不好的。
我们今天说的就是一个“亲”字和一个“序”字,长幼有序,大小兄弟姐妹之间也要有个彼此的尊重和爱,也是一种亲,全家人都亲,这个家就没有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