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微课作业
案例:凡凡,5虚岁,男孩
凡凡妈妈来自北方,嫁到南方小镇,不久生下凡凡。但爸爸妈妈在孩子不满周岁时就开始常因为婆媳问题争吵,妈妈常常对凡凡表达“离婚”“不要你”的想法,但内心又很放不下孩子,不断指责奶奶的强势,爸爸的不作为。
而孩子的表现更是让妈妈抓狂。
1、凡凡出门就要腻在妈妈身边,即使有再好玩的玩具,也不离开妈妈。
2、在妈妈可见的范围内,凡凡总爱捣蛋。一会打翻水杯,一会发出怪叫。
3、如果和其他孩子起了冲突,凡凡会抬手就打,妈妈严厉批评,也拒绝道歉,直到妈妈动手打他。
4、凡凡的生活习惯很糟糕,常常在家里也随地大小便,妈妈的做法常常是奔溃不管或打一顿,凡凡会立刻说“我错了”,下次却还是再犯。
分析:
案例中的5岁男孩凡凡,由于在不满周岁时父母因婆媳问题争吵,导致孩子在0——1岁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阶段的发展有所缺失,家庭养育环境氛围的不稳定,基本养育者因为争吵,妈妈情绪的不稳定,导致孩子与妈妈形成了不安全的焦虑抵抗型依恋关系。在孩子出门后,与妈妈的分离焦虑,使其时刻黏着妈妈,在妈妈可见范围内,孩子用捣蛋的方式,来获取妈妈的关注。这种不安全的依恋关系,导致孩子种种怪异行为的出现,从而使其在1——3岁的自我发展高峰期也畸形发展,没有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
孩子糟糕的生活习惯,在家随地大小便,均因此时期,父母没有正确的引导,没有树立正确的边界和规矩导致。孩子在前道德判断阶段,由于认知发展水平和道德意识受不安全依恋关系的影响,在人际交往中,和其他孩子起冲突后,抬手就打人,在妈妈的干预下,但是由于妈妈也缺乏理性引导的方法和策略,采取“以暴制暴‘’的错误方式,孩子由于没有正确的榜样,就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不良行为一犯再犯。
可见,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责任是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