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卫 · J · 利伯曼
这本书读起来感觉很像《少有人走的路》,但又不是。
下面是我在阅读时颇有感触的文字。
关键词:愤怒、自尊、自我
情感成熟的标志是能够延迟满足——现在承受一些痛苦(或放弃低层次的快乐)以换区将来更大的快乐(或避免使痛苦加深)。....
当我们自尊心不强的时候,我们的兴趣和注意力就会从长期满足转移到即时满足——跟着感觉走,不去管结果。...
他的关注点是短暂的、肤浅的和狭隘的。他专注于此时此地,常常放弃长远的自我利益。他看不到大局,更不用说考虑他人的需要了。
让我想起“活在当下”这句话,这里写的是看长远。我总结的是:现在舒适(考虑长远)、担心未来(活在当下)。遇到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思维。当然,也有可能两个都要思考的时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自我调节失败,简单地说就是失去自控力,并屈服于冲动,其最重要的诱因之一就是愤怒。...
从生物化学角度来说,我们已经知道愤怒会引发“战斗或逃跑”的反应,导致人体分泌肾上腺素,而肾上腺素会改变血液的流向,使血液及其携带的氧气无法进入大脑,而这会让我们的思维更加混乱。
啊!我们来个~深呼吸~
随着自尊心消退、“自我”的套索越收越紧,我们的整个决策体系都沦陷了。理性的思考退化成了跟着感觉走。我们的反应往往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开枪再提问。我们被困在一个不断做出错误决定的无限循环中,并且在做出错误决定之后又不得不费力证明之前的行为是正确的,而压根儿不去考虑后果。
我们必须接受这一点:我的确做了一些毫无道理可言的事情,或者曾经有意义但现在看来毫无意义的事情;而不是躲在一堆解释之后,给自己找各种借口。
那些收到自我支配的人往往缺乏自尊心,无法质疑他们的判断、价值或智力。因此,他们智能不断为自己的行为证明,这让他们永远都拜托不了过去,并背负着过去的错误走进未来。
这里说的“解释”、“毫无意义”的事情让我感觉就是思维反刍,或许涉及到创伤,只要在生活中遇到自己认为类似的人、事就会情绪爆棚。
有这么一种思维:自我套索
敏感——抓细节(负面)——预估未来(负面)——情绪爆棚——战斗/逃跑——事实朝负面发展(和自己预期的一样)——填补掌控感(证明自己是对的)——负面扩大
敏感没有对与错,是看我们大脑如何去处理它收集的信息并采取行动。
有这么一种思维:理性的自我
敏感——抓细节(正负面)——理性预估未来(正负面)——理性决策——事情自然发展
由于缺乏安全感、自尊心不够,可以不仅仅关注负面而还有正面,然后理性分析、理性决策(做个最坏、中等、好的不同纬度的预估与行动),并随时关注事情的发展而做出决策的更新。
承认失败、乖乖认输并不容易,但继续往无望的事业项目中投入资源肯定无法让我们获得任何收益。我们需要立即止损,并将我们的经历用到更有用的地方去。
但“自我”迫使我们继续坚持错误的或有害的想法和行为,即便这样的想法和行为给我们带来了伤害。
“损失规避”指的是我们的“自我”侧重于避免损失,而不是获得收益。
感觉有点像炒股的,旁观者看见他们的股票涨了很多可以卖了,炒股的人往往不卖,他们想着还会涨,结果就跌了很多;旁观者看见他们的股票跌了很多可以卖了,炒股的人往往不卖,他们想着会涨起来,结果继续跌。
生活中有狠多诸如此类的事情,就此止损!
在自己知道无法取得胜利之后,我们的“自我”会精明地改变策略,宣布我们是命运、环境或他人的行为和生活承担责任。
如此,我们就被困在了这样的行为模式中,人为地操纵一些事件,使之以符合期望的方式呈现,因为这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世界。从情感上说,证明自己是正确的,比做了正确的事更重要。
这是我们的潜意识在作祟。
按照自己预测认为的那样发展,其实是自己的潜意识引诱着自己那样去做,自己就认为是事实跟着自己的预测走,并验证自己的预测是准的,获得更大的掌控感。
当我们缺乏自尊心时,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担心:每当有什么好事发生在我们身上,就一定有坏事接踵而至。
“黑箱心理效应”就是说的这个。
科技会让人上瘾,它不仅在情感上引诱我们,还会影响我们的生理健康。不可避免的多线任务处理会导致过度刺激,并“产生多巴胺成瘾反馈回路,形成一种奖励大脑失焦的高效机制,导致大脑不断寻求外部刺激”。
这些不利影响将导致我们的情绪处理能力下降,注意力无法集中,长期处于高度紧张和焦虑的状态,决策能力也会受损。
体会是,上网、看电视、K歌等等似乎都是会让注意力不集中。
选择负责人——你的自尊心变强——“自我”畏缩——视角变得开阔——看到更远的前景——生活拥有更多的意义——变得谦逊——感恩之情被激发——满心欢喜
不负责任——自尊心变弱——“自我”膨胀——视角变得狭隘——看到的前景有限——生活失去了意义——变得傲慢——助长你的挫折、愤怒和怨恨
这个流程蛮有用的。
对比着,情绪来了,可能是已经走到第四步了(视觉狭隘),稍不注意就情绪爆棚了,给生活增添很多麻烦。
如果想从A点来到B点,那么我首先要承认现在我在A点。如果我选择逃避,不敢正视我是谁,我在哪儿,那么我就永远无法前进。
一个人必须首先充分感受、了解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然后才能认识到他有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且看到所有摆在自己面前的选择。
逃避。
也许有许多人曾经待我们不好,甚至虐待了我们。毫无疑问,他们对我们随后的自我毁灭行为负有责任。然后此时追究责任并不能推动我们前进,也不会让我们过得更快乐或者更充实,而从现在开始主动承担责任,则能立马改变局面。这不是该推迟决定还是该立即行动的问题。事实上,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做选择:要么继续生气,要么立刻放下一切。
在我目前的控制范围之内,什么能帮助我正确评价自己?什么能帮助我提醒自己,我是一个有尊严、值得尊重的人?
这样思考。
如果父母过于溺爱,孩子的情感状态也会受到影响。过度溺爱和保护会给孩子生活中未知的方方面面笼罩上恐惧的氛围,这将导致孩子的自我意识过强、过度焦虑和恐惧。
而我们知道,恐惧是愤怒的前兆。这些孩子长大后通常会成为无法忍受别人拒绝自己、情感脆弱、缺乏自信的成年人。
尽管父母是处于好意,但过度保护的行为是父母缺乏自尊心的表现,往往和下列一种或多种动机有关:
1)父母不能容忍自己的孩子担惊受怕或收到伤害
2)父母害怕,如果管教孩子,孩子就会不爱他们,或者对他们发火
3)想要孩子成为他们的朋友,并且不喜欢表现出适度的、负责人的权威
4)希望孩子永远依赖父母,这样他们就觉得自己有用或能够掌控孩子的人生,从而填补自己情感上的缺口
——真的是,父母不是为了你好,是为了他们自己。拿你当一个衬托,显示他们的优越感。
我们的自我价值并不取决于父母是否接纳我们。
怨恨父母无法给我们一些他们自己没有的东西,这有什么意义吗?
社会上现今普及的文化,真的让人无语。
我们赋予某一事件的意义很可能并不是真实的,我们在不良关系或过去创伤的基础上形成的那种自我感觉或许也并不准确。不必因为别人讨厌我们就讨厌自己;不必因为别人伤害我们就伤害自己;别人不爱我们,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值得被爱。
是的。
曾经帮助过你的人,将比你自己帮助过的人,更愿意再次向你伸出援手。
有些人也挺狠的,所谓的帮助根本没做,所以,没有第二次。
修复人际关系六步法:
1、谦卑和尊重
2、承担责任
3、真诚地道歉
4、愿意接受后果,甚至愿意主动承担后果
5、弥补错误
6、无痛的行动计划
我们想要消除当众演讲带来的紧张感,只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听众以及他们的需求上就行了。
上台讲话,看注意力放对方。
一个长期生活在贫困中的人习惯与请求别人将他从危机中拯救出来,尽管那些危机都是他自己造成的;一个控制欲强、咄咄逼人的人,往往习惯用傲慢无礼和虚张声势来隐藏自己的不安全感。
保持界限并不是为了将人们拒之门外,而是为了界定我们的空间和个人责任感。
书里讲到,当我们回忆起过去痛苦经历时,可以把记忆制作成黑白电影,自己作为一个电影院观众在观看,不停地看,重复几遍,然后加速播放3遍。这一过程,自己作为一个旁观者,观察那个看电影的自己以及播放的电影。
“无我”沟通的10步骤:
1、让对方知道你在乎他,否则对方不会在乎你知道些什么
2、注意隐私(私下表达)
3、总是以表扬开始
4、对事不对人
5、将对方犯的错当作意外事件
6、患难与共
7、找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
8、人人都会犯错
9、语气柔和,不要带火药味
10、远离现场就远离伤害(远离事发地点、时间提出批评是最佳的)
人与人之间会出现性格冲突,往往是由于当事人觉得自己没有受到尊重。
这种人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