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正式开始讲解——《与自己和解:如何活得通透自如》这本书。
前言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在这样一个高压的社会,想让自己不烦恼、不发火,似乎很难。有时感受到一点儿小小的羞辱,就会怒急攻心,遇到一点点挫折,就会溃不成军。
作者认为,我们生气、愤怒,被负面情绪困扰,只因为缺乏全面观察的视角。当我们洞悉了如何转换视角的秘密之后,就能借助更明智、更平衡的明天的透镜,来看待今天发生的事情,负面情绪会随着我们的思考而消失。
我们的人生就像是一道道选择题,读什么样的学校,找什么样的工作,过什么样的生活。我们选择的质量,决定了我们生活的质量。想要做出正确的选择,就要具备全面的视角。
1.负责任的选择=心理健康
一个自卑的女孩,明明很渴望得到爱情,可爱情来临时,她却选择拒绝;明明男朋友对她很好,她却觉得不自在,想要发脾气,想要分手,事后又会懊悔自责,觉得自己不正常。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这是因为人类本身就是矛盾体。我们通常有三种互相冲突的力量:灵魂的力量、自我的力量和身体的力量。灵魂希望做正确的事,自我希望自己的一切是对的、光鲜亮丽的,而我们的身体则只想逃离一切痛苦。
也就是说,当你做任何决定时,有三种选择,可以选择做让你感觉很棒的事,可以做让你看起来很棒的事,可以做好事或正确的事。
受身体的驱使,我们会做那些让自己感觉舒服或愉快的事;当我们的“自我”做主角时,我们就会被那些让自己看起来光鲜亮丽的东西吸引;当我们以灵魂为导向选择时,我们才会做出负责任的选择、做正确的事。这三种力量所指引的方向不一致时,冲突不可避免产生。
自尊心是我们对自身内在价值的认可度,以及我们是否认为自己应该得到幸福和好运。我们因为无法克制一时的冲动,或者为了赢得别人的赞扬、认可,而出卖自己时,我们就失去了自尊心。当我们一再屈服于即时满足,或者为了保持、维护一个形象而活着时,我们会对自己感到愤怒,陷入“我不喜欢我自己”“我不值得爱”的痛苦中。为了平息这种痛苦,我们又会竭尽所能让自己感觉良好。比如通过过度饮食、酗酒,以及毫无意义地消遣、放纵等行为,让自己暂时忘却痛苦。这些一时的满足,掩盖了我们的自卑,但不能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只会让我们一步一步陷入绝望中无法自拔。
为生活负起责任,这一过程必然伴随着痛苦,人类倾向于避免内在痛苦的心态,这是导致我们愤怒的原因,也几乎是所有情绪问题的根源。
随着我们的行为不计后果、不负责任,我们的“自我”会随之膨胀,以补偿我们的负罪感、不安全感和羞耻心。我们的视角变窄了,格局变小了,只能看到自己,看不到整个世界,这会让我们变得更加敏感,情绪更不稳定。心理不健康,采取的行为是不负责任的,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我们甚至拒绝接受我们自己和现实。你会觉得:“如果我没有什么问题,那么一定是你有问题,不然就是这个世界太不公平,或者是别人在找我麻烦。”
自我与自尊心是逆相关的。判断一个人是否有自尊心、是否自卑,可以看他对待自己和他人的态度。一个自尊心强的人会心存谦卑,并感受到自己与他人的情感连接,容易与人共情。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他可能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成天自怜自艾,也就无法感受别人的痛苦,他与自己之外的任何人都没有真正的情感连接,也就不会产生同理心。“自我”会割舍与他人的连接。自尊心越低的人,他与自己的真我灵魂,以及他人之间的联系就越弱,这个人给予爱和接受爱的能力就会受到影响。一个自卑的人,本质上是自尊心低,不能接纳自己。因为无法与他人产生共情,他无法理解为何有人会爱他的,也就很难接受别人的爱。当爱或善意试图闯入他的内心世界,他不会选择伸出手拥抱它,“自我”给出的指令是:在别人有机会拒绝我们之前拒绝别人。
一个人心理健康的真正标志是:即使在情绪低落或身体不适时,也能关心别人,耐心地回应他人的需求。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会做出负责任的选择,他的自尊心也会增强,生活质量自然高。
2.愤怒的本质
一个对自己生活负责的人,必然要经历痛苦。但痛苦本身并不会导致愤怒。爬山和填字游戏会让人疲惫不堪,坐过山车或看恐怖片会让人害怕,但这些事情也会令人兴奋、令人愉快。但如果是一辆从卡车向你驶来,一个粗心的人撞了你,或者你的老板冲你大吼大叫,这些事很可能会激怒你。这有什么区别呢?答案就是控制。
激发愤怒的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情感或身体上的痛苦。恐惧之所以会起作用,是因为恐惧本身就是一种情感上的痛苦。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是人们完全无法控制的。而寻求控制的,是“自我”。
人类所体验到的两大主要情感:基于灵魂的爱和基于自我的恐惧。所有积极的情绪都源于爱,所有消极的情绪都源于恐惧,对孤独的恐惧。而孤独是因为我们认为自己不配被别人爱,这会让我们感到羞耻。
愤怒的根源就在于:当“自我”试着补偿这种令我们无所适从的羞愧时,我们体验到的是一种虚假的羞愧。你会觉得“如果你认为我是差劲的,那么我就是差劲的”。
以自我为中心、有自卑心理的人,会把任何遭到别人排斥的情形,都解释为“是我自己不够好,不被接纳是因为我不配得到爱,不配得到别人的善意。”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别人如何对待你,你都会感觉难辞其咎。
“自我”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任何使我们失去控制的场景,或者可能遭到别人攻击的场景,都会让大脑高速运转,做出愤怒反应。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看到,一个聪明的人做出一个令人吃惊的糟糕决定,一个不如他聪明的对手,反而能做出了更明智、更谨慎的选择。一个体重超重、自尊心不强的糖尿病人,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能吃巧克力蛋糕,但她还是忍不住自己的欲望,吃了蛋糕。这些行为,就是她的自卑心理在引导她做出那样的选择。
当我们自尊心不强时,我们的兴趣和注意力,会从长期满足转移到即时满足:跟着感觉走,不去管结果。就像一个孩子宁愿现在吃一根棒棒糖,也不愿明天吃五根棒棒糖。
愤怒会削弱我们的智力,即我们认清现实的能力。当人生气时,他的体内会分泌一种叫皮质醇的压力激素。皮质醇水平长期偏高,会使我们的身体和精神受到负面影响,会降低我们进行思考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就是说,生气实际上会让我们变得愚蠢。这也是为何聪明人会做傻事的原因。
在股市,股票交易大师都认可一个道理:一旦让自己的情绪,左右自己的交易决策,我们就会开始赔钱。
明明需要及时止损,但一旦在某件事上投入了时间、金钱或精力,无论是股票、恋情、工作,我们就很可能会固执地坚持下去,不撞南墙不回头。我们会很容易陷入“沉没成本误区”,我现在放弃,以前投进去的钱就会打水漂。这虽是事实,但与我们是否应该继续投资没有关系。
要做出明智的选择,我们需要从理智的角度看问题,然后再调动我们的情感,最好是积极正面的情感。
积极正面的情绪,有助于激励我们选择正确的方向和正确的行为,但只有我们透过理智的视角看问题,积极情绪才会发挥其作用。
想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需要以一种开阔的视角去看待问题,这会使你陷入“自我”这张网中无法自拔的情形变得越来越少。
好了,这一节到这里就结束了。最后给你留个思考题:如何提升自己“延时满足”的能力,让内心变得强大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我们下一节再见!